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杨柳忠:智慧城市的顶层推动与基层创新

6月15日,第五届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World Geospatial Developers Conference,WGD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大会由空间信

        6月15日,第五届“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World Geospatial Developers Conference,WGD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大会由空间信息产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泰伯主办,秉承不断引领和促进空间信息技术创新与变革的宗旨,WGDC已走过五个年头,如今成为全球最具前瞻性的跨界创新风向标。

  6月16日,WGDC 2016 智慧城市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该论坛以“跨界力量的融合”为主题,邀请了无人机、激光雷达、室内定位、BIM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和企业人士,共同分享大数据时代下,地理信息与跨界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遥感业务管理处处长杨柳忠现场做了以“智慧城市的顶层推动与基层创新”为主题的精彩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尚未经本人核实)。

泰伯网

  杨柳忠:大家早上好!很感谢大家在早晨就到达这个会场,很高兴参加咱们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咱们本届WGDC的主题叫做“无处不在的地理信息”,通过咱们开发者大会平台,也把无处不在地理信息开发者聚到这样一个地方,让大家对行业发展方方面面进行交流,所以我今年第一次参加这个大会,也觉得大会的意义很大,也想通过报告跟大家做一些更多分享,我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受益。

  我给大家做的介绍是智慧城市的顶层推动与基层创新,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题目也是跟我这几年工作有所相关。一方面我本身在住建部也参与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推动活动,参加了国家的跨部门的智慧城市协调推进的工作组、专家组的一些工作,对全局的一些东西有所接触,也想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对于智慧城市更多创新来自于基层,我们这几年试点里面也在不断的探索和收集地方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所以我们涌现很多好的创新点,有些技术方面创新,有些管理机制创新,有些投融资方面的创新,业务模式创新,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们选两个例子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在推进这方面简单跟大家把我们中国在推动智慧城市一些理念跟大家做一个简单回顾。根据国家各个部门协同推进智慧城市的工作给大家做一个汇报,行动方面我们在国家顶层有些什么样的设想,目前做了什么工作?基层创新方面选择两个比较典型的城市,大家通过各种各样的介绍和宣传了解到这样一些地方做得比较好的,其实我们基层创新城市很多,我们连续两年编制两本智慧城市的案例集,每本案例集都有十多个城市他们的好的做法,今天我选择两个比较典型的跟大家做一些分享。

  现在我们推动整个智慧中国、智慧城市的工作都是在文件精神之下在不断的分解和开展工作的。今年十三五规划里面把智慧城市列为了咱们新型城市建设的一个主要的内容之一,它跟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创新城市、人文城市、畅通城市、紧凑城市等等这些列入了国家十三五的重要建设内容。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们既可以一方面理解,智慧城市是我们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类型,实际上智慧城市又跟其他的各种新型城市的建设密不可分,所以它既是一个建设的目标,同时它也是我们整个城市发展的支撑。

  在去年年底召开了中国城市工作会议,今年发布了这样一个文件,这个文件也提出来要推动城市的智慧管理,要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也就是在这一次会议上,中央一些领导人对城市以及智慧城市的一些内容给出了一个非常高的评价要求。总书记提到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要深化改革,要加强智慧城市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加快智慧城市本身的建设,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分割,促进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的融合,这是总书记讲话里面提到的一些要求。

  总理对智慧城市阐述又更加的深入一些,他提到要打造城市运行的超级大脑,首先要建立城市的综合性管理数据库,破除这样一些信息的壁垒,同时要让数据发挥作用,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来管理,以及用数据创新。同时把智慧化作为一个抓手,推动城市的发展。从智慧城市的定位,智慧城市首要的一些内容,和它一些建设的重点,以及它如何支撑城市的科学发展,都提出一些比较高的要求。

  我们可能也可以看到世界上都在建设智慧城市,中国的智慧城市跟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由于我们现在国情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太一样,我们现在建设重点侧重于物联网、智能化或者是对物的一些管理的智慧城市建设还有较大的区别,主要也是我们眼前这个阶段,我们要解决城市发展很多很多的问题,中国信息化虽然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它的信息充分的共享和融合做得还很不够,所以我们目前这种条件和我们目前发展的国情,使得我们智慧城市和国外的智慧城市,它们虽然都是同样这样一个概念,但是侧重点还是很不一样的。

  归纳来说,我们现在在当前国情下我们智慧城市建设单纯靠信息技术没有办法取得这样一个成效的,所以大家看出来现在我们国家政府部门是智慧城市的主导,现在主要工作就是要用体制机制的改革来作为一个先导条件,要把科学技术的应用作为一个支撑手段,推进城市的健康发展。我们后面通过我们一些分析来看到我们做得比较好的一些智慧城市项目和应用更多在体制机制方面我们做了一些改革,因为只有这样一些配套改革到位,我们技术的应用才能真正的发挥成效。

  这里面也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本质,它的一些侧重点和它目前要解决的这样一些主要的问题做了一个描述,在前面李克强总理讲话里面也提出来我们智慧城市当前阶段建设的一些要点。这样一张图实际上在我们所倡导的各个地方,在建的智慧城市做理论设计的时候我们经常给大家做这样一个介绍,希望大家照这样体系架构推动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我们特别强调下面几个共性平台的层面,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云计算能力建设,大数据中心数据积累再到我们智慧城市公共平台,有了这些建设的基础,我们之上无论从管理到服务到产业等等方面,它才可能真正取得这样的成效,单纯就某个智慧应用谈智慧应用,如果不打通它们信息壁垒也很难真正取得这样的成效,我们国家智慧城市试点里面要求公共数据库,大数据中心下面的公共数据库和城市公共平台是我们必选项,这些必选项做好其他项目才有可能真正发挥效益。

  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下我们如何界定我们好的智慧城市应用是什么样的?大家听说过城市规划里面大家推多部门多种空间规划的合一。这里面包含很多的规划,有发改部门牵头、国土部门牵头、环保的、规划的、工信的等等这些部门提出来的规划都去指导了城市整体发展,跟空间有关的这种规划如何协同,中国普遍做得还都不够。我们有些地方做的多规合一比较好。智慧城市应该是体制机制改革为优先,科学技术的应用为支撑联合推动的。一个做得真正比较好的多规合一,像厦门把城市里面跟空间规划相关部门全部整合成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实施,这样这些规划之间不协调不统一的问题自然而然就打破了。有一些城市的话可能形成改革还做不到这么彻底,它们现在做法就是通过一些信息化手段实现了规划部门的大部制,让各个相关部门系统能够融合,业务能够融合,从而支撑他们业务融合推动,所以我们首先提倡的在体制机制上要做一些比较大的改革,其次在信息技术上要给予一定的配套,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完全实现大部制情况下,我们通过体制机制和信息平台实现多部门数据能够到一张图上进行对比,业务流转基于同样一个平台支撑,所以彻底的智慧城市应该是改革+信息化,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实现完全的体制机制的改革情况下我们可以实现一些管理制度上的要求,使得多部之间可以联动协调起来,实现虚拟化的大部制。

  另外一个案例就是城市管理,很多部门参与了城市管理和数字化城管的相关一些业务。我们十多年前北京功能区首先开展了城市管理模式,改变了我们城市管理多部门之间联合,很多时候存在管理不协调的问题。通过网络化这样一个平台把多个部门纳入到同一个体系,通过管理监督分离使得我们这些工作做得更好,这个例子也是我们认为比较好的智慧型的城市管理的项目。通过这样的网格化管理实现管理目标、管理责任、空间、时间、考评等等方面的精细化,这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

  简单介绍了一下概念和概念之下的两个案例。接下来我介绍一下整体的推动的一个情况。据中央网信办去年年底的统计,全国可能100%的大城市,90%的地级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县级城市都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目标,不同区域侧重点不同。就我们住建部科技部联合推动的国家智慧城市来说我们开展三批试点,总共有277个,这里面包括地级以上的城市接近三分之一,县级市也是三分之一,新区和街道也占了三分之一,由于我们现在按理说智慧城市应该是统一的推进,但是有很多地方可能全市一级推行智慧城市步调不一致,有一些区一级单位街道一级单位从推动智慧区和智慧街道也启动了这样的试点,从他们积极性和探索来说我们很支持这样一些城市。去年我们新增专项试点,通过以企业为试点的主题推动智慧城市的工作。大家一直在说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市场化也是我们改革的目标,所以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企业的力量,企业的创新,所以我们去年增加了专项试点里面以企业为主题。现在各自的试点进展,整体顶层设计,大部分城市都做了顶层设计,也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从各个试点项目来说我们根据对头两次试点去年的统计,项目的完成情况都在50%以上。

  从财政投入来说这是我们去年年初对140个试点的不完全统计,一年内的投入在一千多个亿,这里面可能政府财政的投入占的份量、总数比较多,但是比重并不大,社会基金投入也是比较大的,大家只要关注新闻也可以看到很多城市都跟大的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由大的企业投资几个亿或者十几个亿来进行智慧城市的总体建设,还包括一些其他来源资金。

  今年跨部门的机制进一步的增强上升到了部长级的协同推动的会,所以接下来他们推动的力度和协调性可能更强一些,整体上今年提出来新型智慧城市它的一些特征。在这个协调工作前几年的重点工作一个是标准方面的推动。一个是评价的指标体系,一个是评价指标体系怎么来评价中国的智慧城市?现在基本上达成了一致,在总框架之下细化一些具体标准形成整个评价的工作体系。在技术标准方面各个部委在总的评价体系之下都有分工,它们从它自己业务管辖面来说,它们自己业务方向上像住建部我们在规划管理市政公共设施智能化方面编制了指标体系,目前已经完成。除了评价标准之外我们技术标准也在同步推动,国标委启动20个技术标准立项,很多到了发布环节,住建部推动试点来说我们发布好几项建设指南,通过建设指南、技术指南推动智慧平台建设、智慧社区建设、网格化平台等等这样一些建设。第三个标准化是验收,我们有试点就要有验收,验收工作有一些试点进入到创建的尾期了,我们编制这个验收办法,要求他们做总结,为验收和十三五推动打好基础。 在科技方面因为智慧城市离不开高新技术的应用,现在国家也在积极的立项,智慧城市重点专项要把智慧城市相关的基础理论,它的关键技术和它的一些标准等等这方面进行统一的研究。

  第三方面是一些案例,这个案例就是一方面现在各地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如何更好的把它们挑选出来,能够把它们经验总结向行业推广,这是我们做的一些案例的工作。我们2014年我们发布一本书就是智慧城市创建案例,这里面这些城市某些方面的经验。2015年我们编了另外一批的案例,这是2015年的案例,更多城市具体内容方面的案例,已经列为我们案例里面。接下来给大家介绍是地方的创新,基层创新包含很多方面,有些是机制方面,有些是规划整个智慧城市,有些是投资的,有些是运维,包括管理、服务、产业、技术等等其实创新点很多,我们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办法跟大家一一做分享。投资方面智慧城市大家也都形成投资的合力,包括政府财政投资,银行贷款等都在发挥作用。

  接下来分享两个经验,因为这经验我们列出点很多我们不能拓展。宜昌推进机制方面有一些创新,真正的领导重视把市委书记作为智慧城市创建的第一负责人推动这项工作,每年都召开智慧城市的工作会议。同时成立专门的智慧办,高层次的机构由它统一的监控推动。因为我们看到很多地方包括我们试点城市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时候进展比较缓慢的很大原因,就是没有特别高位的统筹协调指挥的机构,宜昌它们成立了智慧城市建设办公室,市政府下面统筹能力很强,由市委副秘书长任主任。他们也发布了他们顶层设计的方案,建设决定,协同他们在五六年之内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咱们一直说中国智慧城市很大一个难题就是分散的建设,宜昌有几个做法很好,在政府投资相关项目全部由智慧办统一建设、招标、采购、监理、验收、资金拨付六统一的机制,使得整个数据可以统一起来。把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纳入各个部门每年考核里面,作为重要的考核点,这样各个部门年初有分工,年终有考核,推动这项工作比较有效。

  公共信息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中枢,在各地建设公共信息平台普遍来说做得不够好,宜昌他们这方面有一些经验值得大家借鉴。一个他们认识比较到位,又有前面机制保障,协同推动会比较快。公共平台里面信息的集成同样有采集、动态、准确、共享的难题,他们通过左边一系列的做法解决公共信息平台这方面存在的一些难题。这是他们具体在这方面的做法我不展开说了。从技术来说各个部门各个层次差不多相关,因为他们前面有这样的保障,使得他们信息共享真正做到了实处。

  还有一个问题大家都经历过的,虽然有这样一个共享机制,数据来自不同的部门,实际上因为不同部门同一个数据可能他们的角度定义不太一样,导致数据难以放在一起,在宜昌通过另外一套机制把数据进行梳理筛选和整合,从而使得真正使数据联合在一起,每年数据表不断的增加,数据量也在不断的提升。现在达到了公共的数据公共平台里面都是多少亿条的数据总量。刚才说到不同的信息来对不同的部门很难对接,通过梳理把人、房等这样一些信息,从一开始到结束全链条串联在一起,因为有这样一个完整链条才能为我们做决策支撑,这是房子以房号作为关键子把它们对接在一起。

  第三个网格化创新,更多用来做服务解决智慧城市服务中的问题。很多城市做了很多应用,真正享受服务老百姓不知道如何作用,如何在它们之间搭一个桥梁,宜昌通过网格员,把整个城市全覆盖,每个人管300户,知道每一个人的情况,政府服务通过终端推到手服务人员手里,可以点对点做到家里面去,所以智慧城市在宜昌应用更深入。各种各样的网格,他们只不过把服务做了比较高的强调。宜昌网格源工资待遇比较高,也都是大学的学历,所以跟一般网格员做得不太一样,他们是城市服务员。

  食品安全也是网格员的责任也要了解。学生学籍、人口、对应关系,也在巡查的时候把它对应上。消防等等这些每一户里面有哪些人,他们住在什么地方,通过这个平台可以非常清楚的了解。刚刚提出来他们通过网格员,智慧城市服务员打通最后一百米,把各种各样的应用连接在一起,可以做一些管理服务都可以做得比较细致。所以我们提出来智慧城市公共平台除了有信息平台是一个信息化平台之外,我们提出把网格化管理作为智慧城市的公共平台是服务平台,通过网格员服务把我们智慧城市很多东西真正跟老百姓相关。我们住建部现在在制定这样一些文件,推进智慧城市试点的指导意见和建设智慧城市的指南。

  跟大家回顾一下银川经验,它在管理机制方面也有创新,融资方面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在政务管理方面的创新。推动机制方面一个最大的创新领导重视当然也都在这里跟这些单位的合作,最大创新就是把它立法。银川市智慧城市促进条例,上升到法律方面推动,在中国它是第一个这样做的城市。商业机制跟中信通信合作在购买服务、专业运营等都做得比较扎实。银川模式大家都可以看出来在很多地方都有介绍。

  第三个方面在具体的应用方面它的一些改革做得比较好,我们前面回顾一下提到智慧城市一定是体制机制改革+信息化应用的结合,银川政务办理的时候把全部委办局审批权合并一个局进行管理,在这种改革之下流程再造和管理的实现程度进一步得到了强化。这里面提出来释放的改革红利,网上审批,虚拟审批,把公章全部封存到一个地方作为参观展览,这样让更多人办事更快捷,信息之间共享实现从开头就共享的这样一个层面。就简单给大家做一些介绍,更多精彩案例可能在各个报告里面或者后面数据里面大家都可以看得到,谢谢大家。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