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于登云:迎接竞争的太空经济时代

太空经济时代应该是“航天+”,天是基础,是前提,是载体。

  6月16日,第五届“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World Geospatial Developers Conference,WGDC)分论坛“中国太空经济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大会由空间信息产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泰伯主办,秉承不断引领和促进空间信息技术创新与变革的宗旨,WGDC已走过五个年头,如今成为全球最具前瞻性的跨界创新风向标。

  在中国太空经济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于登云作了主旨演讲,以下是演讲实录(尚未经本人核实)。

泰伯网

  于登云:尊敬的大会主席,杨部长,尊敬的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应会议的要求参加这个会议,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因为今年是我们中国航天成立60多年,也是太空经济这个概念应该说产生的十多年,2006年提出的这个概念。所以,今年我们召开这个中国太空经济论坛意义非常大,很有必要,我也非常愿意参加这样一个活动。

  对太空经济的理解,我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的理解,应该说是一个“航天+经济”,像信息时代是“互联网+经济”,太空经济时代应该是“航天+”,就是航天是基础,是前提,是载体。所以,我们如果要发展太空经济,首先我们必须发展航天,发展航天技术。前面几位领导,田局长,何司长、秘书长讲的都非常好,我今天简要汇报一下,这个题目就是发展航天技术及应用产业促进太空经济的发展。

  首先,给大家报告一下航天活动催生太空经济。这个比较好理解,按照我的理解,我们“航天+”的经济,航天是基础,是前提,是载体,所以首先要发展航天技术和这个应用产业才能发展太空经济。所以,从航天发展来讲,应该说大家知道经过将近60年或者70年的发展,航天从1957年世界第一颗卫星开始,宇航方面我们中国现在从1971年4月24号中国的第一颗卫星启动。所以,应该说到目前咱们世界上60多个国家在发展各自的航天器,应该说超过170个国家在航天技术这块开展应用。目前应该说经过航天也好,社会发展,到目前进入一个全面信息化的社会。它的主要特征包括多元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等应该说成为我们目前一个重要的标志性符号。未来的智慧城市,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高级的阶段,促进我们整个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太空经济的发展应该是我们航天技术与信息化技术融合产生的。标志性的应该说我们卫星的三大领域,或者是三大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卫星遥感促进我们三大领域的发展,成为目前融合各种各样信息系统和相关产业的核心力量和共享基础,将引领人类进入新时空服务时代。可以预期,随着经济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和基础学科的迅猛发展,航天科技正迅速走向产业化。

  目前应该说从航天产业规模来讲,说大也大,说小也小,看怎么说。应该说相对我们航天的历史发展进程来讲,应该说现在是逐步向上的一个发展趋势,我们2015年来看,全球的航天产值已经达到3000多亿美元,其中卫星产业达到2000多亿美元,应该说到2015年年底,全球在轨运行卫星达到1381颗,前十年卫星产业的产值据不完全统计,应该说比再往前十年翻了一番。所以,从航天的产出比来讲,这个提法可能不同的组织,不同的航天报告结果不一样,我们投入一块钱产生多少,从制造、应用到衍生这个产业,这里给出1:10:100,有的地方是投入一块钱,产生出十块钱,有的是投入一块钱,产生十二块钱,当然我们中国保守的说,一块钱能产生七块钱这样一个效益。不管怎么说,总是说明了航天的技术的投入会带动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是高回报的一个发展。这是一个数据统计,应该说从全球来看,航天发展的态势很好,从我们国内来看,应该发展态势会更好,从产值来讲,我们国家应该说在跨越式向前,从增长率来讲,我们国家增长率相比国际上更快。

  第二方面,简要的报告一下我们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从宇航和应用产业,因为大家知道我们中国航天科技是我们国家从事宇航和航天技术应用的重点骨干。

  我们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有九个大的研究院,每个研究院下面由20来个研究所,由11家专业公司,由12家上市公司和若干直属单位组成,主要在宇航这块和应用产业这块主要从事,应该说我们从火箭、卫星、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等宇航产品研制生产和发射,应该是我们从事应用卫星和我们重大的一些国家宇航工程的牵头单位和主要研制单位。另外,我们也有带有国字头,或者起主导作用的通信卫星和遥感卫星运营商,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我们也是提供主要产品的提供商,也是航天科技产品转化的一个主要的提供商。

  在去年我们集团公司也跻身世界500强,我个人认为500强是一个概念,这个不一定反映很多问题。在国际上我们在进步。截至2016年4月底,我们集团发射的卫星已经发射了200多颗,在轨稳定运行123颗。近十年来我们发展的数量是前四年数量的1.5倍还多,总数量相比应该不是最多的。我们具备了研制各类航天器的能力,从微小、皮纳到空间站,已经形成覆盖目前主要的应用领域。我们也研制了很多公用平台,从东2,东3,东4,东5,东4从1998年开始研制,现在成为我们主要通信卫星的平台,现在正在开发更大规模的东方红五号平台,我们资源卫星也有很的平台,我们也形成能够覆盖个人应用的载荷的产品体系。从通信导航到卫星遥感,我们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具有长寿命、高可靠,低成本短周期快响应的一个产品体系。

  应该说,我们首先要发展太空经济,我们最终要利用空间,利用空间肯定要节约空间,节约空间的能力应该说我们火箭主要是我们集团公司在承接,到目前已经发射226次,我们也形成新一代的航天火箭,我昨天晚上12点钟刚从海南回来,我们7号火箭在6月下旬发射,这样我们又形成新一代的火箭体系,这样来促进我们更好的利用太空。

  从卫星应用产业来讲,应该来说我们在产业这块出了一套符合我们国情发展的思路,包括“集成带终端、关键保总体、核心出产品、系统促运营”的发展策略,业务领域应该说导航、通信、遥感到整个拓展到我们从数据链到综合应用,到信息融合服务。

  另外,我们航天技术转化会衍生一系列的产品,包括我们在新材料这方面,以及我们的一些新的技术,以及我在信息这方面,特别是各种网,刚才田局长说了,我们国家现在讲其中一大重点工程就是天际一体化信息网络,一些综合类的产品。

  在成果转换方面,我们国家目前不完全统计,有2000多项转化到各个方面,今年有1000多种新材料中有80%在航天技术推动下完成的。

  第三个方面,要推动中国航天产业迅速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太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说这个方面国家的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至关重要,也确确实实我们国家也在极力推进这个工作,我们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支持我们的工作。“十三五”对我们集团公司来讲,我们要实现500强进入300强的目标,这个目标还是比较大的,还要做更多努力。包括一些重大项目,大型的平台正在开展更多的研究和论证。

  深空探测我们已经立项了,我们火星探测,我们在2030年的规划做了很长时间,我2010年参与论证,六年实现了中国第一颗火星的立项,这个有点遗憾,其实我们造就应该做,我们早做一年,就不会在印度之后,不会使得印度在2013年成为亚洲第一个。我们永远只能作为第二,这个应该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的事情。我们现在围绕更好的发展技术,我们采取一步实现绕火,着陆及巡视,实现我们新的战略高地。我们还要发展一些重大专项,包括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等方面,包括空间基础设施我们也在推进。同时,我们要发展商业遥感这个卫星系统,确实我们国家尽管做了很大努力,我们遥感卫星还不是完全满足国内需求,还有一些高端的遥感产品我们国内市场被国外占有,所以我们必须要发展我们自己的遥感卫星。包括综合应用,智慧城市等等。同时,我们要进一步促进航天技术向国民经济延伸,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应该说今年“两会”期间,包为民院士和集团公司的叶培建院士呼吁要迎接太空经济时代的到来,包院士对太空经济的理解有三个方面,第一要发展太空经济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政府一定要搭台做顶层设计。第二,太空经济的发展,航天技术是龙头,是牵引,也就是要发展航天技术。第三,太空经济发展应该要航天技术和七大传统产业要相互融合,同时还要创新,借这个机会跟大家汇报一下,昨天晚上12点多他给我打电话来不了了。

  应该说“十三五”航天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发挥主力军作用,做好顶层设计,把太空资源和地面应用做好,天地互动,推动航天与信息融合跨越发展,更好的满足信息化社会发展复杂需求,为中国太空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我对太空经济是支持者,也是充满足够信心的一位科技工作者,谢谢大家!

  欢迎各行各业支持航天,参与航天。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