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电子围栏不好用,这个锅该不该由地信企业背?

如果地理信息技术完全能满足电子围栏的技术要求,那么问题出在哪?

泰伯网

  众所周知,如今共享单车最大的问题早已不是单车的数量不够,而是车太多。

  你一定见过,共享单车包围地铁站的场景;也一定体验过,共享单车侵占人行道的委屈;或许你还经历过,被一堆单车堵住家门、占住车位,只能愚公“移车”的痛苦。

  面对越来越多无序停放的共享单车,除了叫停新车投放,用电子围栏规范用户停车成为了政府和共享单车企业共同的选择。

  而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披露,如今试点中的电子围栏形同虚设,乱停放现象丝毫没有解决。

  那么,原因究竟是什么?

  泰伯网记者通过采访多位行业专家了解到,电子围栏目前主要是解决停车管理的问题,引导用户将共享单车停放在“电子围栏”内才能完成上锁。

  从技术角度,实现电子围栏的基础条件就是定位、电子地图以及对地理信息进行管理的系统平台。这其中可选择的技术手段有许多种,而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有桩和无桩。

  泰伯网记者了解到,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有桩的电子围栏实施起来并不难,基本上不存在技术门槛。但是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较高,后期维护难度大,布设不够灵活等缺点。

  而不架设停车桩的电子围栏方案,对技术(特别是高精度定位)的要求较高,但因为不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低且布设灵活。

  相对来说,无桩电子围栏是更为科学和经济的实施方案。

  但真实环境下,单一一种技术方案难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只能通过多种手段结合的方式,尽量减少建设和运维投入,实现电子围栏的管理,做到投入最小,效益最大。

泰伯网

  比如在卫星信号较好的区域,可以直接通过高精度定位的方式实现电子围栏管理。

  而在卫星信号不佳的区域,就要通过高精度定位+辅助定位手段(例如停车桩)实现电子围栏。

  甚至在一些即没有卫星信号又无法施工建桩的区域,就只能通过人工手段来实现共享单车的管理。

  总的来说,目前的地理信息技术已经能够实现共享单车的电子围栏管理,电子围栏实际中形同虚设和应用不善,一定另有原因。

  第一问:谁该为乱停车买单?

  共享单车的野蛮生长给政府部门的工作带来了麻烦,所以政府方面才会要求共享单车企业规范停车,履行企业责任。但为此,共享单车企业要承担起一大笔不菲的费用,还要涉及到隐私数据等问题,企业真的愿意配合吗?

  第二问:谁敢去教育用户?

  共享单车的便利就在于“随取随停”,如今你要教用户把车停着框框里,不停就锁不上、扣积分,掉粉了谁来负责?当下正是共享单车领域捉对厮杀的生死关头,任何有损用户体验的决策都将是极为危险的。

  第三问:谁规定哪能停,哪不能停?

  自行车位不同于汽车车位,目前没有任何盈利模式可言,企业的积极性必然不高。而且涉及到公共区域的规划,企业单方面很难完成电子围栏的建设。但如果全交由政府方面来执行,实施效率和质量也难有保证。况且目前共享单车玩家众多,协调和规划所需要周期会更长。

  最后一问:电子围栏真的适合共享单车吗?

  有专家认为,起码在现阶段电子围栏的可行性并不高。虽然政府和企业都在高喊着精细化管理,但不论是从市场环境、用户体验还是当下共享单车的发展阶段而言,电子围栏或许不会非常顺利的进行。

  其实,共享单车围城,就像是北京的堵车,不论你限号还是禁行,该堵的时候还是会堵。

  就算是设置了电子围栏,地上也画满停车框线,但当大家都把车骑到地铁口时,停车位会不会满?停满了又该怎么办?

  难道就为了找自行车位再多骑“一公里”吗?

  当然,技术本无对错,电子围栏只是不适合现阶段的共享单车,当下还是多雇些工人搬车,最靠谱。

泰伯网

  不过,如果我们的眼光再放长远点,电子围栏的价值就远远不止于此。

  想象一下,当玩家纷纷退场,只剩一家独大时(如今的滴滴),电子围栏或许有可能就真的拥有了限制用户和制定规则的能力。

  说不定那时再乱停车可能真的会扣分罚款呢……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