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已连续更新六年,新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有哪些不同?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全面完成,即日起可以向各方面提供使用。

  据自然资源部消息,2017年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项目日前通过验收。这表明2017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全面完成,即日起可以向各方面提供使用。

  泰伯网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广西专家咨询服务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廖永生。他表示,此次更新与以往相比有较大不同,特别是2013年到2015年开展的地理国情普查和随后开展的地理国情监测,很多成为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内容,而不是传统基础测绘所获得的地理信息。未来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有可能与数据库协同更新。

  谈到新部委的成立会否对数据库更新产生影响,他表示,随着新部委管理范围的扩大,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包括现在正在推进中的自然资源确权项目,都会产生新的数据。但是确权和监测重点不同,可能存在重叠,但是也意味着未来有可能会数据共享。

  自2012年启动,已连续更新六年

  据了解,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项目是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基础测绘重点工程,于2012年启动,主要任务是对国家1:5万、1:25万、1:100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持续动态和联动更新,每年更新一次、发布一版,为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 2017年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持续更新的第六年。此次更新的内容包含2万4千多幅图,具有9大类地理要素、34个数据层、1.8亿个要素对象。

  相比2016版,新的数据库对全国的1亿8千多万个地理要素进行了变化核查,实测了1千多万个地理要素。更新的地理要素中,既有几何位置发生变化而更新的,也有属性信息发生变化而更新,涉及到交通、居民地、地名、管线、水系、境界、植被等。其中铁路、公路等交通要素更新率达到6.7%、居民地要素更新率达到9.9%、管线要素更新率达到14.8%。

  采取地理国情监测协同更新等多种方式进行

  泰伯网记者调查后发现,此次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项目采取的是1:1万数据联动更新、与地理国情监测协同更新、综合判调更新等数据多种更新方式,并通过分区负责、国省协同的更新生产组织模式进行。

  在六月初举行的项目验收会上,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相关项目负责人对本次数据库更新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汇报。据了解,本次数据库更新项目完成了国家1:5万、1:25万、1:100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更新后的1:5万地形数据库的整体现势性达到2017年,重点要素更新全覆盖,全要素更新区域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联动更新了国家1:5万地形图制图数据库,以及1:25万、1:100万地形数据库和制图数据库。

  项目还完善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技术体系,修订了技术方案和技术规范,研发完善了基于互联网的地理信息变化收集、基于影像的典型要素变化发现、地形数据库要素增量更新、跨尺度地形数据库联动更新、制图数据库与地形数据库联动更新、更新要素增量建库与时态管理等系统,技术先进、成效显著,为快速协同更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此外,项目建立了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更新模式,大规模利用国产测绘卫星影像,充分利用各种地理信息成果资料,建立网格化分区更新生产组织模式,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采用外业调绘路线轨迹监控,并首次实现了国省两级协同更新试点生产试验。项目组织高效,措施严密。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数据库部主任刘建军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初步统计,2017年的一年之间,全国的铁路增加8000公里,其中4200公里是高铁,那么全国的高速公路增加了5100公里,500KV以上电力线增加了1.05万公里。”

  据了解,更新后2017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将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等领域,尤其在资源调查、宏观规划、工程建设、环境监测、灾害防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