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卖不掉的数据,干不好的遥感

围绕政府而生的遥感产业,活得并不是那么好。数据和应用两端的问题,是否有解?

  谷歌地图上的遥感地图,可能是普通人与遥感的首次触电。在数码相机都没普及的年代,从太空拍摄的照片更为稀奇。当第一次发现图片中竟能清晰辨认自家小区里的汽车,每个人都会为之惊奇。

  1858年法国人用系留气球拍摄了巴黎鸟瞰像片,飞机发明后的1909年则出现了第一张航空像片。随着航天技术的应用,1972年美国发射第一颗遥感卫星,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到来。

  从全球范围来看,1986年法国发射世界首个商业遥感卫星SPOT-1,并成立独立子公司从事影像数据的代理销售,开启了遥感商业化的大门。

  或许是以谷歌地图为代表的遥感影像地图太过深入人心,对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遥感即卫星遥感影像。这种理论派眼中漏洞百出的浅薄理解,恰恰道破目前遥感产业的核心。

  从地面遥感到航空遥感,再到如今的航天遥感时代,遥感的目的始终如一,那便是从另一处俯瞰地球,采集数据。通常情况下,遥感观测结果最直观的呈现便是遥感影像。围绕影像数据的采集、销售和应用,遥感产业逐步展开。

  进入航天遥感时代后,卫星逐渐成为遥感最主要的平台,如今业内人士口中的“遥感”二字一般也单指卫星遥感。虽然地面遥感和航天遥感在某些特定场景下仍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卫星遥感因其成像快、范围广、限制少等特点,应用场景更为广泛,在遥感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卫星升空,数据返回,卫星就是数据。有趣的是,数据产生也是产业链的分界线,采集数据的是航天制造行业,应用数据的则是地理信息行业,连接二者的则是销售数据的代理公司。

  随着卫星资源的增多,遥感公司商业模式更为多元,但如何更好采集和应用卫星数据,是驱动遥感产业进步的永恒动力。

  根据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UCS)的数据,截至2018年11月30日,全球在轨的遥感卫星(包含气象卫星)数量达到712颗,其中2018年新增数量为113颗。

  这些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在轨运行的遥感卫星已经积累PB级别的大体量数据,但真正得以应用并产生价值的可能不足十一。

  据Maxar公司透露,近日因故障几近报废的Worldview-4卫星在2018财年创造了大约8500万美元的收入。这颗卫星单日采集能力为68万平方公里,就算以中国代理商200元人民币/平方公里的报价的一半粗略计算数据销售情况,售出数据仅占采集数据的2%

  业内人士推测,2018年国内头部企业数据销售收入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全国数据销售市场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数据销售有明显的天花板

  即便是国际上成熟商业卫星公司,想通过单纯的数据销售收回高昂的成本绝非易事。Worldview-4卫星制造和发射成本超过10亿美元,以2018年的收入来看,即使卫星不出现故障,按照预期在轨10-12年也很难收回成本。

该内容属于精选文章系列, 后获取已享有的阅读权限

升级PRO会员,享有以下权益

  • 解锁泰伯网专业深度文章
  • 免费阅读/下载12篇智库常规报告
  • 免费观看全库直播视频及回放

立即升级会员


还没有泰伯账号?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