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地信企业在BAT围堵中的一线生机

智慧城市浪潮中,“淘汰部分地信企业的一定不是BAT”。

泰伯网  

泰伯网 沈鹿 | 报道

  Wolfgang | 编辑

  7月伊始,重庆两江新区宣布将联合阿里打造智能城市数字平台。6月,腾讯云作为单一采购来源中标长沙城市超级大脑项目,总额达5.2 亿元。在互联网巨头竞逐的智慧城市浪潮中,能够形成细分领域竞争优势的地理信息企业,不仅能守住生存空间,甚至可以获得新的发展。

  “将来淘汰部分地信企业的一定不是BAT。”国内某云企业高管赵天天坦言。

  作为城市级的信息化工程,智慧城市一般包括了大数据平台、政务信息化、安全保障及数据具体应用等内容。赵天天认为,互联网企业牵头这些项目,并不会压缩地信企业的生存空间。反而由于数据流动能力加强,甲方在项目过程中会产生新的想法和诉求,驱动更多新场景产生及旧场景升维,市场会越来越大。

  巨头的进入还可能拉动当地的信息产业发展。业内人士周斌斌推测,5.2亿的长沙城市大脑项目,很可能包含了“以项目换投资”的内容。单一采购源论证意见中指出,项目与“长沙市产业发展升级紧密相关”,也从侧面佐证了这一推测。

  市场大了,地信企业的核心能力直接决定了议价能力。据了解,在大型智慧城市项目前期规划中,互联网企业会与甲方,以及具体承接业务的企业圈定费用。部分地信企业在国土、规划、环保等领域有着长年深耕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掌握话语权,有的业务部门还会主动邀请一些公司去参与。但同时,死守传统业务的地信企业则会被行业清洗。

  周斌斌分析,不论从企业能力、工程管理还是利益分配的角度,互联网巨头都不可能保姆式地参与到整个项目中,具体工作还是要交给细分领域的专业公司。一位互联网公司政务云的项目经理曾表示,他们希望拿下整体项目三成的利润,剩下的七成归属于合作企业。

  各地智慧城市项目中,越来越多互联网公司将核心工作定位为“中台”的搭建。对地理信息来说,进入中台意味着前端和后台的反复调用,作为公共数据提供给各个应用场景。长沙项目中,腾讯提出建设“地理空间数据库”,将地理信息汇入政务大数据资源池。

  这些数据处理的新理念和新技术,被很多政府视作打破数据壁垒的“釜底抽薪”。总体来看,需要“智慧”的城市往往有着十分扎实的信息化基础。作为湖南的省会城市,长沙市的互联网+政务平台、“多规合一”平台,移动APP等数字成果“应有尽有”。到 2018 年 12 月,长沙已经有各委办局的46个应用系统迁移上云,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汇集数据近百亿条。一些强地理信息相关的部门平台建设,更是少不了地信企事业单位的身影。

  但这些平台建成后,“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足,数据统筹规划力度不够”的老问题依然存在。某市自然资源信息服务中心工程师告诉泰伯网,机构调整以来,他们一直尝试在自然资源系统内部打通地理数据,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与其他应用部门的合作方面进展仍不明显。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很难行得通。

  另一方面,很多地信平台项目效益并不好。2017年,长沙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和长沙永信土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体作为单一采购源,承担长沙市“多规合一”一张图建设,总额400万元。对比城市大脑来看,这一数字实在不算大。

该内容属于精选文章系列, 后获取已享有的阅读权限

升级PRO会员,享有以下权益

  • 解锁泰伯网专业深度文章
  • 免费阅读/下载12篇智库常规报告
  • 免费观看全库直播视频及回放

立即升级会员


还没有泰伯账号?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