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郭华东院士:月球这颗自然卫星也可变身为遥感对地观测平台

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对地观测平台,想想,都觉得非常有趣。

  2016年8月10日-12日,第20届中国遥感大会在深圳召开。这一遥感技术交流盛会创办于上世纪70年代、平均每两年举办一届,代表了中国遥感事业发展的阶段性成就。会议旨在通过国内外学者、专家、企业、政府代表、行业用户间的交流,放眼国际化,扎实推进遥感应用向更宽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方向发展。

泰伯网

  本届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遥感专家郭华东以“月基对地观测科学问题”进行了专题报告,围绕着月亮能否被当作人造卫星一样利用起来、能否实现基于月球观测地球的设想展开了精彩论述。

  月基对地观测的必要性

  郭华东指出,遥感技术已经发展了半个多世纪,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对地观测卫星,我国的遥感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但仍值得研究一下月基对地观测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人造卫星越来越多,但太空垃圾也越来越多,在轨道资源也面临挑战,因此,需要面向地球面向未来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新的探测手段,遥感手段来进行认识。

  二、我们可以探索新平台,月球正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利用月球这颗自然卫星作为对地观测平台,可望实现对地球大尺度长周期,连续观测的能力。

  月基对地观测意义非凡,可行性较强

  月基对地观测平台则具有观测长期一致性、观测整体性、观测稳定性以及唯一性的四大优势,月球可以形成一个很好的综合观测平台。如果在月球上安装一些新型传感器,可以观测陆地、海洋等人类比较关注的地方,很可能对人类地球的研究带来重大的新发现。举例而言,将有助于迅速获取南北极以及青藏高原的观测。

  从宏观现象、板块构造角度出发,在月基平台上进行高精度观测,可以获取板块构造厘米、分米级的变化。

  郭华东又援引了科幻小说家的例子。他指出,许多小说家都在幻想将来能否把人类一些重要文件放在月球上保留5亿年、10亿年,这虽是一个笑话但有望实现。

  从可行性方面研究,月球上可以布设多模式的传感器,从月球的高度而言,这些传感器既具有巨大优势也有劣势,但都将是对遥感的一个补充。目前,我国在进行探月工程,就为月球作为观测平台提供了必要条件。

  郭华东表示,在前不久参与美国NASA的座谈会上,三位局长都表达了要在月球探测领域的合作意愿,这也说明了其它国家对月球的认识和兴趣一步一步往前移动了。

  最后,郭华东表示,以月球作为一个遥感卫星看地球,观测陆地桥、板块、三极、能量平衡、地球之外的生命,都是有可能的事情,也非常有价值。但目前来说,工作的重点并不是月球建立基地,而是月基对地观测基础研究,以期在未来研究地球发生的现象。(文|泰伯网 龙薇)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