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消费级无人机防御方兴未艾:曾偷拍空军导弹旅训练被击落

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迎来井喷式发展的今天,解决无人机防御问题也变得更加紧迫。

  泰伯网讯 近年来,无人机擅闯敏感区域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美国白宫、韩国青瓦台、日本首相官邸等安保要地都曾发生无人机侵入事件。今年上半年,空军某导弹旅在训练时遭遇一架小型无人机偷拍,最后被步枪击落。事实证明,无人机正在成为不法分子窃取秘密情报、危害国家安全的新工具。

  需要指出的是,侵入上述要地的大部分为消费级民用无人机。这些无人机成本较低、易于获取、操控简单,用户数量多,监管难度大,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给安保、保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迎来井喷式发展的今天,解决无人机防御问题也变得更加紧迫。

  今年上半年,空军某导弹旅在训练时遭遇一架小型无人机偷拍,最后被步枪打了下来。此外,某集团军、空军某基地在训练时都曾经出现过无人机偷拍事件。

  据悉,市面上主流的消费级无人机出厂前都内置了禁飞区设计,通过软件设置使其在一定的GPS坐标范围内无法起飞。但一些专业飞手可以通过用锡箔纸遮盖GPS天线、侵入GPS模块、破解无人机系统等方式突破禁飞区设置。一旦不法分子掌握这些方法,他们就能操控无人机进入敏感区域上空进行情报搜集甚至破坏活动。

  此外,中国目前虽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无人机的法律法规,如《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等,但相关部门对于违法违规操控无人机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的制止手段。现阶段大量存在的无人机“黑飞”事件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除了小型无人机本身存在监管难的问题,消费级无人机的防御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新难题。军事专家、国防大学副教授李伟表示,这类无人机体积小、飞行高度低、飞行速度慢,是典型的低、慢、小目标,不易被低空雷达探测到。此外,消费级无人机主要采用塑料、玻璃纤维、碳纤维等非金属材料制造,雷达反射截面较小,而且雷达反射信号飘忽不定,降低了雷达的探测距离和跟踪的稳定性。

  2014年,韩国军方部署的低空雷达就曾将几架小型无人机显示为鸟群。而一旦这些低空飞行的小型无人机进入高楼林立的城市,雷达将很难从复杂的地物杂波中发现它们。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着手研制专门的无人机防御系统。据了解,我国相关部门近期也正在进行低慢小目标防御的研究和立项。

  从国际范围看,近两年无人机防御技术发展方兴未艾。目前最先应用于无人机防御的装备是电子干扰枪,把电子干扰器安装在步枪框架上,通过瞄准无人机发射干扰信号。但这种单兵装备的作用距离有限,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几乎与电子干扰枪同步,作用距离远、自动化程度高的无人机防御系统也开始涌现。

  国防大学副教授李伟也认为,未来无人机防御领域也将会像无人机行业一样迅猛发展。“在人类的战争史上,攻防这对矛盾一直在螺旋式发展,无人机和反无人机领域也是一样,有攻有防,攻防相互推动。”他说,“我相信,未来无人机防御的方法会不断增多,有效性也将不断提高。”(整理|泰伯网 珊珊)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