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多重夹击下,地理信息企业如何更好地生存?

一直以来,国内地理信息产业对国外GIS平台的依赖程度很高,国产GIS软件竞争日益激烈,国内互联网巨头也在跨入地信圈,面对内外夹击,地理信息企业究竟如何生存?

  “一直以来,国内地理信息行业大部分企业布局雷同,业务重叠度高,同质化竞争压力大。”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新图软件创始人李成名在接受泰伯网记者的独家专访讲到,“我们不能再走传统企业的发展模式,恶性竞争的格局亟待改观。”李成名认为。

泰伯网

  除了国内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局面,国外地理信息平台逐渐将数据和技术开源,国内互联网科技巨头也开始进军“泛”地信圈,原本技术门槛很高的GIS领域变得越发开放,这样一来,国内自主研发GIS平台厂商的蛋糕似乎又小了一些。

  再者,共享一定是未来企业模式的大势所趋,平台、数据资源将会被免费使用。最终,这也会打破行业现有利益格局,对传统地理信息企业,特别是企业的商业模式产生巨大影响。久而久之,企业转型在所难免,但究竟如何转型?

  谋求差异化发展 高度、宽度、幕后上做文章

  在李成名看来,地理信息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业务模式,从三大方面实现突破,完成转型:

  一是做高度。在现有业务上,将核心内务做的更好,达到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企业不能总想着一锅端,尤其是中小型创业企业,在技术和业务两端受到大公司的牵制或挤压,就必须寻找弯道超车的机会,把业务聚焦于自己最擅长的地理信息服务上,利用核心竞争力来创造价值,才有望在利益模式可能会被颠覆的情况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诸如,如果企业将三维建模平台视作最好的业务板块,那么,可以继续发力将平台的技术和专业性做精,力求做到难以企及的高度,走在创新的最前端。

  二是做宽度。将业务范围扩大,尽可能地涉及行业产业链的各个地方,这也是目前国内地理信息行业大型企业的现有生存模式。大企业公司业务成熟,营收稳定,只需在现有基础上将业务做得更好,适应外部情况的各种变化,四平八稳地小步快跑式发展。此外,业务范围广也就意味着资源整合能力要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做幕后。向其它行业进行辐射渗透,将测绘业务内嵌到其他信息系统中,只求他中有我。近几年,这种地理信息跨界融合的发展模式也有较大空间。从地理国情到数字城市,从地下管线普查到不动产登记,商机越来越多。同时,这也要求企业不能用传统的方式来对待客户,而是要从更高维度审视地理信息技术的服务能力和业务延展性,简化技术,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接受和使用。

  在互联网+的浪潮来临之际,科研院所应该如何生存?地信企业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产业上下游合作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对于这些问题,李成名有独到的看法。他认为,定位于科研创新的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应发挥带头作用,用其独到的理论、技术与产品助推整个行业发展。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是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做的是国家级的示范性工程,制定的是行业标准与规范。但即便技术指标再领先,如果科技成果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无法将其应用到经济社会以地理信息为核心的产业和工程上去,也很难发挥其对地理信息行业的影响作用。

  基于这样的考虑,李成名积极推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科学成果的商业转化。今年5月,他组织召开了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第一届科技成果发布与应用大会,将院属SAR测图系统、无人机航摄系统、移动测量系统、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无级地图工作站等一系列领先产品推广出去,促进业内外的交流与互动。

  术业有专攻 上游研发技术下游打造应用

  作为新图软件创始人,李成名也将自主研发的新图软件系列产品交付至院属企业,由院属企业对技术进行转化,为下游工程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和销售工作。

  历经十三年磨砺,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属产品新图软件在产学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目前,新图软件研发了包括NewMap Plat(智慧城市时空信息平台)、NewMap World(超现实三维GIS软件)、NewMap Server(地理信息网格化服务产品)、NawMap WJ-III(无极制图产品)、NewMapGeoCoding(地名地址服务系统)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解决方案涉及国土、规划、公安、应急、民生、文保、审批、移动、军工等多个领域。

  经过长期的市场推广与合作,李成名为新图软件摸索出一条独特的生存发展模式——“1+1+N”。其中,第一个“1”是指科研公益性单位,即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NewMap软件底层研发团队,由他们提供创新型科研成果,做好关键技术支撑;第二个“1”针对研究院院属企业,由它们按照市场化手段进行NewMap产品型科研成果推广和销售,提供优质技术服务;第三个“N”包含的是各种国内、国际市场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创业公司,它们可根据自身需求做直接应用或二次开发,服务最终用户。

  对于如何构想出“1+1+N”的组织结构,李成名指出,目前国内测绘地理信息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在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必然少不了抢夺彼此的客户资源,故价格战此起彼伏,甚至伤及企业的元气,因此,必须要增加企业之间的合作的机会。

  从“1+1+N”模式可以看出,新图软件并未将产业链涉及到全行业,而是更多的借助于研究院的科研优势,专注于技术研发,打造系列独特平台,利用以新图品牌为中心的“新图联盟”,实现多方互利共赢的局面。联盟的共同职责在于维护品牌声誉和信誉,按照产品技术质量要求去开展各自工作,不能有欺诈行为、不能因追求更高利润降低技术产品质量——李成名如此解读新图联盟生态圈的经营战略和模式。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行业上游企业创新技术,下游民营企业利用技术平台,做出真正基于平台、按需贴合用户需求的应用。

  短期信息化建设鸿沟难填 西部智慧城市建设同等重要

  在李成名的眼中,商业模式的创新是行业突破瓶颈、向前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值得一提的是,企业不应只顾追求眼前利益,还要以大局为重——对此,新图软件的做法值得借鉴。

  为了让测绘地理信息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十二五”期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举全行业之力,全力打造了数字城市、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等信息平台,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为我国大数据战略实施夯实了测绘地理信息基底。同时,“十三五”规划中提到,“十三五”期间要让西部建设有一个质的飞跃。

  截止目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全国所有地级市和476个县级市全面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建成应用系统5600多个。但事实上,西部地区建设还较为缓慢。对此,在西部地区的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新图很好地发挥了带头和杠杆作用。

  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较为落后,网络覆盖率较小,导致进程缓慢,很多企业不愿意去做这些偏远地区的数字化建设。李成名直言,意欲短期内通过信息化工程填平西部建设的鸿沟是不现实的。对此,新图软件无偿为其提供软件平台,让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基础建设有了可用的底图,解决了数字城市建设成果从无到有的问题。

  除了带头和杠杆作用,新图还发挥了探路者的作用。李成名坦言,全国700多个县级市地方上的企业、事业单位都希望做出本地自己的地理信息产业。但是近几年,地理信息企业开始抱怨钱不好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其实,这也验证了同质化竞争的加重,企业需要有更大的格局,把握好行业趋势。如果沿用GIS厂商到省市级去做地方市场,开发铺设代理商的做法,必然与地方形成竞争关系。一旦竞争大于合作,市场就难进入。这就需要行业上游与地方、下游建立关联,更多的是合作而非竞争,大家相互依存、各取所需、实现联合发展。

  临近年关,行业中的许多企业都在制定总体战略的基础上,对未来的业务、运作模式进行思考。如何在激烈的业内竞争以及互联网巨头的渗透下夹缝生存?如何突出重围拨云见日?地信产业如何扩大内需让行业蛋糕更大?李成名的思路不啻为一个可借鉴的经验。(文|泰伯网 珊珊)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