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多方签署协议,推动深圳“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减少城市洪涝灾害。

  泰伯网讯 12月7日,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签署框架协议,三方将整合国内外最优秀的专家资源,为深圳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创新的政策建议与示范。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的一种形象比喻,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减少水污染等。

  深圳是国内最早引入低影响开发(LID)理念,建设“海绵体”的城市之一。今年4月,深圳入选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据试点申报方案,深圳将在24个片区因地制宜实践,涉及面积254.6平方公里。

  据深圳常务副市长张虎介绍,深圳海绵城市建设的配套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近20项相关政策标准将相继出台;光明新区凤凰城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建设项目已开工26项、完工2项,全市其他23个重点片区的建设工作也正全力推进;深圳还成立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联盟,海绵城市建设正吸引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董事会联席主席、理事会理事长马化腾表示,如何借助科技的力量,倡导一种更有趣、更自然的绿色生活方式,正是桃花源公益组织研究的课题之一。

  马化腾透露,腾讯即将启用的深圳滨海新总部大楼,以及在建的北京、武汉等地的新大楼,都在建筑中融入海绵城市的理念。同时,腾讯公司和腾讯公益基金会,还会整合腾讯建筑规划部门、腾讯云和微信城市服务等内部资源,联合社会各方共同建立“海绵城市”技术支持与公众平台,通过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对气象数据、雨水汇集量、土壤湿度等等,进行全面监测,在云端实时整理和分析,帮助政府部门进行决策。

  大自然保护协会大中华理事会秘书长朱保国建议深圳设立海绵城市奖,还可以探索雨水额度交易机制,鼓励更多的企业、个人参与。(整理|泰伯网 珊珊)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