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共享单车倒闭潮来临,该如何逆境求生?

一时间,共享单车行业进入冬季,濒临破局的说法蔓延开来。

  最近,小蓝单车和酷骑单车两家共享单车相断倒下,用户甚至无法办理退押金。而不久前,小鸣单车、町町单车、悟空单车、3Vbike、卡拉单车等等一大批跟风而进的共享单车企业今年也先后倒闭。一时间,共享单车行业进入冬季,濒临破局的说法蔓延开来。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共享单车正在经历漫长的行业洗牌过程。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共享单车企业倒闭,主要有二个原因。一方面,共享单车这一波创业者中,几乎是清一色的年轻人,甚至不少刚过20岁。他们固然有闯荡的精神,敢想敢做,富有激情,但他们往往缺乏商业上的理性和经验。

  另一方面,当摩拜和ofo爆红之后,很多创业者把共享单车作为创业项目。而单车,这是一个没有门槛的生意,只要手里有个几十上百万就可以买自行车投放运营,而且即使摩拜和ofo占据了大城市的市场份额,其他共享单车也可到三四线城市分得一杯羹。创业者过高的估计共享单车的发展前景,被侥幸冲昏头脑。

  不过,笔者认为,导致共享单车企业在此时集体倒闭应该既有其内在自身管理不善的因素,也有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以更深层次辩证的分析这其中的原因。

  首先,受到之前已有部分共享单车企业倒闭的影响,目前各路风投都扎堆在共享单车行业的第一、第二名的手里,这导致第三名及其以后的玩家却乏人问津。风投只投头部企业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第二、三梯队的共享单车的向外布局。正因为共享单车行业的马太效应,使以小蓝单车为代表的第二梯队的企业面临融资难问题。

  现在第二、三梯队的共享单车企业起步较晚,多数是去年下半年才开始杀入市场。而此时,ofo与摩拜均完成5轮融资,并开始了大规模的单车投放竞赛,占据了9成以上的市场份额。由此导致后来者虽拼力博杀,但很难通过融资途径来拓展市场份额。

  再者,共享单车行业没有找到可靠而盈利的模式。尽管外界认为共享单车企业可通过广告投放、大数据的采集,甚至把押金拿去理财都可产生收益。但目前的情况是,共享单车使用半个小时才收0.5元,而单车的损耗、维护人工成本却始终居高不下,长期靠风投烧钱肯定无力支撑。

  当然,也有共享单车企业盲目升级,直接加快了倒闭进程。小蓝单车今年上半年接连发布国内首款支持变速的共享单车Bluegogo Pro和Pro2、Pro2升级版,而新车型搭载的中控屏幕,目的是“通过投放广告来打造全球最大的广告媒体平台”。智能中控屏幕的加入使小蓝单车的造车成本大幅上升,当小蓝单车痛失了B轮融资机会后,资金链马上出现枯竭。

  最后,共享单车押金拖延不退,导致用户纷纷要求退押金。比如,今年4月小蓝单车官方发出过声明,小蓝单车已与招商银行签署资金托管协议,用户押金与运营资金严格区分。随后,相关金融机构却出面澄清:“我行与小蓝单车并无资金托管业务上的合作。”

  正是由于类拟于像小蓝单车这样押金迟迟不退,于是用户怀疑这是否意味着巨额押金已经被挪用,都纷纷要求共享单车企业退还押金。试想一旦拖迟用户押金,马上就遭到挤兑返还的重压,这就是压跨共享单车这只骆驼的最后稻草。

  随着共享单车进入洗牌期,共享单车已经进入了寡头垄断阶段,当然其他二三梯队的企业也并非坐以待毙,如果经营得好也可以活下来。那么,如何经营才有可能逆境重生呢?

  一方面,同行之间避免竞争,抱团取暖。比如,共享单车并购第一案永安行与哈罗单车,双方选择相依为命,将业务进行合并。事实上,资本最后追求的是盈利,如果必须合并才能盈利在话,两方必须有所妥协。就像之前网约车滴滴与快的合并,就是抱团取暖,避免恶性竞争的经典案例。

  另一方面,跨界联合,可获得更多的资源。比如,去年下半年至今滴滴出行参与了ofo小黄车数轮融资。4月滴滴出行宣布,滴滴出行新增“ofo单车”入口,至此“4+2”模式初现。对此,笔者认为,跨界联合既可以给共享单车企业开出新的入口,也可以双方联合创出新的盈利模式,这也不失为一种逆境求生之道。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