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航天大国的标志:中国卫星控制技术助力军事侦察

目前中国有数百颗卫星在轨运行,在气象监测、减灾防灾、通信导航、军事侦察等领域发挥作用。

  卫星是人类发射数量最多的航天器。目前中国有数百颗卫星在轨运行,在气象监测、减灾防灾、通信导航、军事侦察等领域发挥作用。近期,俄罗斯《航空港》杂志等媒体报道,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可对中国所有在轨航天器进行实时监控,“就像医院给人体检一样”,当卫星飞过中国上空时,如果发现故障,立即有专家进行“会诊”,输入指令修正卫星的姿态和轨道。

泰伯网

  如此先进的卫星功能修正,是中国对于控制系统的精度、稳定性等环节进行深入研究的产特,中国的科技人员每天实时遥测,根据参数判断其是否发生故障,防止建造和运行费用以亿元计的重要卫星出现故障而没有及时排除,从而为国家挽回巨额经济损失。因此,一旦运行中的卫星出现故障,中国已经有能力全力进行抢救,将损失降到最低。

  比如,中国媒体曾报道2006年11月的抢救卫星的事件,一颗在轨运行的中国卫星姿态失控、供电异常、与地面联系时断时续,情况危急之际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确定卫星姿态,抓住仅几秒钟的卫星加电时间,输入控制指令进行了修复。

  卫星出现故障时抢救的方式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从地面发送遥控指令进行修复,发射航天器进行空间维修,而前者对硬件设备的要求较低,是抢救故障卫星的常用方式,中国恰恰是掌握了这种方式。2011年8月,中国首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在太空运行中突然出现姿态异常,其太阳能帆板无法对太阳定向,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争分夺秒,建立了卫星姿态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卫星减旋和控制方案,为成功抢救卫星赢得了先机。

  卫星故障诊断是卫星抢救中的重要环节,故障点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抢救卫星的成败。目前。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人工智能诊断研究,通过高效的数据处理、故障诊断,保证对在轨卫星准确检测故障,并及时维修。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在卫星测控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建立了同步卫星共轨控制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成功运用于中国和其他国家多颗卫星的控制,并发展出独特的地球卫星轨道确定理论,提出针对机动卫星的轨道确定技术,成功运用于中国多颗机动轨道卫星。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