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全球首发 比亚迪华为组“CP”发布云轨无人驾驶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关键转型期,比亚迪与华为的联动无疑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合作提供了优秀的范本。

  如果你还觉得比亚迪只是个卖车的,华为只是个卖手机的,那就Out了。

  1月10日,这两个民族品牌巨头在宁夏银川来了一场猝不及防的“秀恩爱”,联合发布了全球首条搭载100%自主知识产权无人驾驶系统的跨座式单轨,即中国首条无人驾驶云轨。

  当大多的“无人驾驶”尚存在于企业口号里、PPT里时,比亚迪和华为已经豪气宣布他们要撤掉驾驶室,直接让云轨进入“无人之境”:没有司机,最高级别的全自动无人驾驶(UTO),全自动运行的同时,还具有安全追踪间隔最小、自动诊断、人脸识别、高速无线上网等多项“酷炫”功能。

  比亚迪和华为别出心裁地将这一创新成果的发布会,安排在云轨车厢中。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华为轮值CEO郭平到场助阵,用“人脸识别”功能刷脸后,在银川零下10℃的低温天气中,云轨就在没有司机驾驶的情况下,自行启动并平稳前行了。

泰伯网

  发布会现场,“人脸识别”后云轨全自动运行

  当天,这个号称全球首个空中、移动、无人驾驶发布会,让在场参加过各类发布会、见多识广的媒体记者都禁不住为“高大上”的风格打call。

  2011年,比亚迪组建1000多人规模的研发团队,历时5年,累计投入50亿元,成功推出跨座式单轨“云轨”。2017年8月,比亚迪首条云轨在银川投入运行。

  时隔4个多月,这条银川云轨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

  比亚迪称,银川云轨无人驾驶系统,计划于2018年第二季度投入试运营。未来,无人驾驶系统将是云轨的高科技主打配置。

泰伯网

  云轨拥有多项高科技功能

  据了解,实现云轨无人驾驶,主要需要用到三大技术:控制技术、定位技术、通信技术。其中,比亚迪自主研发的控制技术与定位技术已炉火纯青,这次加上华为的eLTE技术(通信技术),就像凑齐七龙珠般,召唤出了“无人驾驶”这条神龙。

  如果把比亚迪云轨无人驾驶比喻为人脑的决策系统,华为的eLTE技术则是负责传输决策指令的神经系统,两者的默契配合让无人驾驶变得可控、安全。

  这些年来,在“技术狂人”王传福的带领下,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高歌猛进,围绕着电池核心技术,形成了电池、电子、乘用车、商用车,以及“云轨”五大业务板块。

  云轨也是比亚迪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的延伸,正如王传福所说,“云轨实际上就是把比亚迪电动大巴放空中,再加上轨道相关技术。”

泰伯网

  搭载无人驾驶系统的云轨

  在王传福的战略规划下,比亚迪早已不只是一家电池企业、汽车厂商,不是提供单一产品,而是提出要成为“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领导者,涉及能源的获取(太阳能)、存储(储能),以及应用(新能源车与云轨)。

  作为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引领者,比亚迪的国际化征程正势如破竹。

  比亚迪新能源车卖到6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城市,其中包括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主流汽车强国市场。

  自主研发、刚问世不到两年的云轨也在国内与海外市场掀起一波“云轨热”。

  比亚迪官方透露,截至2017年12月,全球100多个城市代表到访、调研比亚迪云轨,银川、广安、汕头、济宁、菲律宾伊洛伊洛、埃及亚历山大等多个城市与比亚迪达成战略合作,2018年兴建云轨的城市预计超过20个。

  王传福相信,造价仅为地铁1/5、建设周期为地铁1/3的云轨是解决世界各城市拥堵这一“城市病”的良方。其总结,云轨可广泛用于一二线城市的交通接驳线、加密线,三四线城市的交通主干线,以及旅游景区的观光线等,发展前景广阔。

  此次搭载上无人驾驶系统,让比亚迪云轨锦上添花,相信会有更多城市心动“下单”,云轨或将成为比亚迪动力十足的新增长极。

  在比亚迪深耕新能源领域之时,近年华为在5G通信与物联网领域展开拳脚。物联网被公认为未来科技方向之一,而5G被认为是实现物联网的必要条件。

  对于华为而言,此次比亚迪为其通信技术带来了“云轨”这一新的应用场景。技术应用场景得以拓展、丰富,是华为实现“万物互联”梦想的重要环节。

  此次云轨合作,是比亚迪和华为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创新尝试。双方都表示未来还会有更深层次、更广泛空间的合作。

  事实上,同处在科技创新前沿阵地深圳,比亚迪和华为是多年的“好哥们”。

  从朋友圈看人品。据悉,早在20年前的莫斯科通讯展上,在异国他乡的两家中国初生企业惊鸿一瞥后,就开始“惺惺相惜”的绵长友谊了。时间来到2008年前后,比亚迪已成为华为“核心合作伙伴”。

  同为中国民族企业,同样信奉技术创新,同样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同样成为各自领域中的开创者与引领者,比亚迪与华为有许多美好的共同特质,双方的合作既是自我成全,也是彼此“赋能”和互相成就。

  在中国企业日益走出国门,参与激烈国际竞争的背景下,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关键转型期,比亚迪与华为的联动无疑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合作提供了优秀的范本。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