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合肥“自动驾驶”公交车提上日程

上汽集团和蔚来汽车两家企业获得第一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无人驾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词。

  开展自动驾驶班车应用示范;出门不用带钥匙,“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门禁技术将运用到各个领域;“机器人医生”,让人工智能医疗技术普惠居民……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3月4日,2018中国(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举行,多位知名院士、优秀企业家等嘉宾共话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作为人工智能企业的聚集区,在本次大会上,高新区正式发布《合肥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8-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将在语音智能、类脑智能、量子智能、大数据智能四大领域,打造“耳聪目明,心灵手巧”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计划到2020年初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实现人工智能产业产值1000亿元。

  【发展规划】

  规划人工智能产业园

  记者了解到,目前,高新区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100余家,该区将在现有空间布局基础上,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产业园初步规划占地约5000亩,整体以中科大新校区为轴心,规划建设科研教育区、智能语音区、芯片和创新孵化区、智能视觉及语音产业区、机器人产业区、智能计算园区、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区等七大功能区。

  根据《规划》,计划到2020年,合肥高新区在全球语音智能、类脑智能、量子智能、大数据智能领域形成“四领先”技术优势,初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实现人工智能产业产值1000亿元。到2025年,“双高地”战略目标基本完成,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水平进入国际领先行列,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人工智能成为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

  【产业体系】

  建立人工智能产业

  未来的人工智能,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耳聪目明,心灵手巧”,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靠智能语音、机器视觉、智能芯片、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高新区将加快下一代智能语音技术研发,加快自然语言理解、情感交互等下一代智能语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扩大语音产业链的延伸,加快麦克风阵列、音频处理模组以及相关元器件研发企业的合作和聚集,建立配套完善的语音产业链条。

  在机器视觉方面,大力引入机器视觉算法、摄像头前端、图像处理系统等机器视觉产业链优势企业,加强人脸识别、行人识别、车辆识别、视频结构化、文字识别等图像识别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无人驾驶】

  引入“自动驾驶”公交车试点

  3月1日,上汽集团和蔚来汽车两家企业获得第一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无人驾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词。

  “智能汽车”也是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新区将加快自动驾驶应用示范,在产业园区内选择居住区与办公区的主要道路,开展有条件自动驾驶班车应用示范。在试验道路加强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时准确检测和采集交通和路况信息,并引入成熟的自动驾驶公交车解决方案投入试点。

  未来,高新区还将引入国内人工智能企业的开放平台服务,对接阿里巴巴城市大脑开放平台、腾讯医疗影像开放平台、百度自动驾驶开放平台等国家重点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推动重点平台在高新区的落地和运营应用。

  【人脸识别】

  “生物识别”门禁技术在全区推广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和应用,人们的生活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许在不久的未来,人们出门将不需要带钥匙,就像现在带了手机,就不需要带钱包一样。

  传统门禁主要指的是机械锁、刷卡和密码的方式,而生物识别门禁包括指纹、人脸、指静脉识别(新一代生物识别技术)或多模态方式。

  记者从会上获悉,高新区将在全区企业内推广生物识别门禁技术,开展多模态生物识别考勤、门禁示范。结合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等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精准识别被考勤者和通行者身份。加强与本地银行、金融企业的合作,实施生物识别账户开户示范,综合运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虹膜识别和活体检测技术核实开户人信息,保障开户人金融资产安全性。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