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Gis的故事,会烂尾吗

东南西北中的高校全覆盖,产学研军一个不缺。既有来自测绘流派的GIS人物代表,也有地学流派GIS的代表,还有两位长江学者在其中。这样来看,这场圆桌颇有些华山论剑的意味。

  多数情况下,5人以上并超过40分钟的圆桌已经很难留得住观众了。因此2018高校GIS论坛上的9人圆桌,不管是在高校中还是互联网圈都鲜有发生。但这场圆桌进行了80分钟,观众几乎无人离开。

泰伯网

  圆桌主持人是来自“2018高校GIS论坛”东道主之一云南师范大学的信息学院院长杨昆,多年从事GIS教学和科研。他为了“难住”另外8个人,他想了一晚上才想出3个好问题。他还要求嘉宾们尽量既不回避,也不重复。

泰伯网

  另外8个嘉宾也都不是吃素的。东南西北中的高校全覆盖,产学研军一个不缺。既有来自测绘流派的GIS人物代表,也有地学流派GIS的代表,还有两位长江学者在其中。这样来看,这场圆桌颇有些华山论剑的意味。

  时间:2018.11.10

  地点:云南师范大学

  会议:第七届高校GIS论坛

  第一回合

  杨昆教授第一问是“很多声音说GIS已经汇入IT主流,那么它是像空气一样变得不为人知而更重要了,还是这个学科就要消失了?”

  这个问题在产业界今年已经被探讨成了回锅肉。为了不让读者审美疲劳,这一回合在文末呈现。事实上,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也十分深入。

  第二回合

  (1100字,泛读3分钟,精读约6分钟)

  第二轮杨昆给出的问题是:“腾讯的微信出来,我们的交流方便了;阿里的电子商务出来,我们购物方便了;百度地图出来,我们出行方便了。你能不能告诉我,未来五年内GIS会出现一个什么东西,让我们的什么方便了?”

  翻译一下就是:“GIS技术5年内能不能诞生大众化应用?”

  这个问题非常难直接回答,同时也十分考验教授们打太极的能力。反倒是两位信息工程大学的教授倒是军人作风,直截了当地给出了答案。

  来自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孙群教授出身军口,心系一线士兵生命。给出的产品虽然距“大众应用”还有距离,但已经可以惠及很大的一个群体了。

泰伯网

  孙群:“我受到了高精地图的启发,既然自动驾驶可以让司机失业。那我也更希望有一种GIS让士兵‘失业’,因为人的生命太宝贵了。这时我们的GIS可以做出机器地图,帮助机器人代替人类作战。高精地图完全实现自动驾驶我认为10年左右。5年内做出机器地图应该是可以的。”

  同样来自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华一新教授接着泼了一盆冷水:我认为五年不可能有突破性的进展。无非是有更多的数据、更多的分析方法,为个人或行业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言外之意,5年内大众化应用没戏。但他也给出了所希望的GIS发展方向。

泰伯网

  华一新:

  “任何一个GIS都是描述现实世界中某一个环境的,不管是这个教室的GIS还是云南师大的GIS。但是为什么我们的GIS只能够用自己的资源,而互联网就有那么多资源?就是因为不联不通。如果这些GIS能互连互通,就形成一个真正的数据集和虚拟世界。这个世界我们是无法想象的,比现在更复杂,也更能体现高技术的发展。”

  来自北京大学的邬伦教授倒是接下了孙群的话题,也认为未来的GIS会在机器人上得到重要应用。他还提出了一个新鲜的说法,就是GIS未来一定要通过融合其他技术,颠覆掉什么东西,否则都谈不上大的创造。

泰伯网

  邬伦

  “远古时代的人类不想跑步打猎,所以发明了弓箭长矛。人不想走路所以发明了车,不想洗衣服于是发明了洗衣机。人类的智慧都放在了偷懒上。我想未来的GIS,是可以帮助机器人取代我们自己去劳动的。从帮助我们养老,到帮助我们分析全球变化趋势。这样人类就可以把精力投入到真正有创造力的地方。而在未来,机器人如果不依靠地图、地理信息和空间信息来处理数据,可能寸步难行。

  我发现我们的创新似乎都有两个特点,一个叫跨界,一个叫融合,以至于最后你都不知道竞争对手是谁。消灭掉康师傅方便面的不是其他方便面公司,而是美团。打个电话就可以吃到好吃不贵的外卖,谁还吃方便面?消灭小偷的也不是警察,是移动支付?小偷没钱可偷了,除非也技术升级做黑客。我想未来的GIS肯定要跨界融合,才能产生颠覆性的创造。”

  而接下来的时间就是教授们展现语言艺术的时间了。广州大学地理学院院长吴志峰回答道:

泰伯网

  吴志峰:

  “时代在变化,BBS消失了、微博我觉得也在走向没落、QQ也只是挂着,唯一经常使用的就是微信了。但有一个产品没有消失,就是Email。它代表了一种长久的需求。所以我在想,GIS可能不会囊括世界,它一定是一个你拿来即用,或是可以解决你某一方面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我认为未来5年的GIS必须在手机上,因为手机已经无处不在了。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GIS产品一定是从需求推产品,而不是从理论推应用。”

  但当主持人追问是什么产品的时候,吴教授也只能说,“我也没想好是什么”。

  话题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中地数码创始人刘永那里,得到的回答很有趣,大意是“这个问题别问我,应该去问我的学生。但我们得想好怎么教”。

泰伯网

  刘永:

  “这个问题需要互联网思维,但现在的教育培养的是从技术方面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转换思维角度。因此我们应该培养更多创新型的人才,他们会考虑GIS如何在某一个角度为人们提供方便。同时我们应该培养创业人才,创新思维的人做创业多了,生活的更多方面都会方便。”

  下面的两位教授都是长江学者,也非常幽默。大概知道自己没给出一个明确的产品有点不好意思,所以干脆给自己设想的GIS各起了一个名字。先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黎夏。他觉得5年后的GIS应该叫“全能GIS”。

泰伯网

  黎夏:

  “这个确实有点难回答。但我想未来的GIS可以很有用,人们拿出手机只要讲一句话,就可以去买衣服、看电影,手机就能把我想要的信息显示出来。GIS还能够把我们的旅游、购物、天气等各种信息结合到一起。这些都可以影响我们的行为,GIS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那我取个名,叫‘全能GIS’。”

  来自中南大学的吴立新教授则给出了相对具体的描述。

泰伯网

  吴立新:

  “过去的GIS试图回答Where、When、What的问题。但未来5年的GIS一定是回答Why的问题。可能将来我们会问GIS产品,’今天云南师范大学怎么被水淹了?‘那么这个GIS就会回答’今天气压低、强对流,还连下两小时暴雨。地面硬化率超过50%,水渗透度不够,在严重溢流下,云南师范大学就淹了‘。”

  这个例子在云南师范大学这个主场无疑包袱十足。场下师生哈哈大笑,不知道是不是对学校被淹充满期待。旁边的邬伦教授也打趣道:今天长江学者都来了,把水带来了,云南师大就被淹了呗。

  吴立新教授脸稍微红了下,但继续镇静答道:“我也给我这个GIS起了个名。日本有个小和尚叫一休,遇到问题的时候摇头晃脑地想一下就知道为什么了。所以5年之后的GIS我起个名叫‘一休GIS’”。

  教授们真的很喜欢起名字。这个小包袱也把东道主的师生的情绪调动了起来,把第一个回合推向高潮。抛开这个不谈,可以看出嘉宾们认为5年内的大众应用基本锁定在了手机和机器地图上面。

  第三回合

  (1400字,泛读4分钟,精读约8分钟)

  恢复了情绪之后,主持人杨昆教授抛出了下个问题:GIS面临着巨大的机会和挑战,对此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这个问题可以说问到了教授们的“基本面”,教授们纷纷打开话匣子基本没收住。因此笔者也做了大量精简。有着7年高校教学经验的吴志峰教授对这个问题思考已久,甚至已经在探索实践的路上。他拿金庸和IG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也正是这个例子让他意识到人才培养时也应该有多视角的判断。

  吴志峰:

  “前些日子金庸的去世,我们这一代人非常的缅怀。但是我调查了下,2018级的学生通读过金庸一本书的不到1%,他们很不理解我们。但是上星期出现了IG这个词,我从来没听说过,但学生们说有2亿人在关注。这就说明了代沟和局限的存在。在人才问题上我们因此要多视角地判断。

  过去用人单位总是喜欢招具备具体能力的人才。例如外业、系统集成、开发……但现在各大佬总喜欢问我要一种人:能够理解用户和社会的需求,同时把整个项目综合管理起来的。未来的GIS人才一定是多样性、复合性和综合性的。所以我们设置了两种培养班,一种瞄准产品需求,一种瞄准有思想和灵魂的人才。希望做进一步的探索。”

  黎夏教授倒是不太支持综合培养。他此前在中山大学任教,但由于中大大刀阔斧进行大类培养教学改革,因而缩减相关专业办学规模。而且“我们校长说要培养领袖,所以我就走了。领袖人物我的理解就是不要搞太具体、太复杂的技术,而是搞一些综合的培养。”现在跑到华东师范的黎夏说:

  “综合性的培养还是留给更高级的学校,像北大清华之中的一些人。而不是让他们做复杂和高级的技术。但反之就可能误人子弟。我们地理学也是类似的,学习GIS搞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编程搞得太多,可能地理学的培养都会带来一些问题。我的观点是不同学校不一样。因材施教。”

  这个问题同样问到了刘永的点上。在上一轮就把焦点转移到教育的她,这轮有机会详细阐述她的观点。

  刘永:

  “我已经退休了,目前的主要精力是“新中地教育”。因为企业其实是另一所大学,我认为有两个主要教育方向。一个方向是培养中高端实用型人才,这类人才需要培养自信、坚韧、性格和自我认知。教给他们如何更好地做自己,而不是跟别人做比较。因为我笃信最好的自己就能成功。第二个方向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GIS的核心技术远超过其他行业的核心技术,事实上也有能力驾驭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但我们需要开阔思路,培养这样一批创业者,他们才能够把好的想法转化成产品,开创GIS应用的广阔天地。”

  在确定学生应该学什么前,吴立新教授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学生学习应该定位在“如何让自己的工作不被机器人取代”。他开玩笑道,除非我们学生做的事连机器人都不愿意去做。具体到学什么上,他还沉浸在“一休GIS”之中,给出了两个具体的学习方向。

  吴立新:

  “想做成一休GIS,我认为第一学习时空大数据的关联分析与智能服务。这不仅需要掌握简单的GIS工具操作,还要学习地学的知识和人文的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思想。第二要学习地理大数据与地理现象的多模式可视化。因为GIS源自地图,可视化是GIS的起点。未来随着数据增加,我们要学习新的、多维的可视化。”

  孙群和华一新两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教授朴实依旧,都十分强调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几乎正面回应了黎夏教授“弱化编程”的观点。孙群教授认为:理论上要掌握GIS技术,先要掌握地理知识,地理思维、设计,搞清人与地的关系;要有测绘知识,地理信息有多少种类?坐标系统是什么?精度如何,如何表达?还需要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搞GIS不会编程、不会二次开发肯定也是不能满足需要的。同时要需要数据知识,例如空间分析能力。

  华一新教授再次强调了动手的重要性,而且再次强调了计算机能力的重要性。

  华一新:

  “二十年前我在军测给同学上课时,因为是军队院校,不能使用ArcGIS。我就自己编了一套数据结构。同学们去读取、显示、管理数据。这批学生出来的动手能力都很强。

  另外对于GIS而言,编程很重要。不把数据结构打开,看看数据是什么样子的,你怎么了解它?不把数据读出来,再装进数据库再调用,你怎么知道数据库是干什么的?不把它可视化,你怎么知道点线面怎么设计?不动手是不行的。很可惜,我们这边目前的学生最近编程不太会。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要学会从网上去找资源,然后把自己的成果去网上发布,这也是我们应该要加强的。”

  邬伦教授在上一轮就贡献了最长回答,这轮继续保持。他先是隔空回应了一下吴志峰教授,作为金庸迷的他,上大学那会儿一个宿舍租书轮流看,他先看射雕英雄传4,然后看鹿鼎记2,最后看侠客行。最后就是角色都记混了,每天和室友讨论:“韦小宝到底是被欧阳锋还是鳌拜杀死的?”

  邬伦

  “做为金庸迷,我就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但太复合导致乱套了。这跟GIS一样,GIS可以涉及很多方面,但不能乱了。尤其是大学4年学制很短,被通识课占用时间的同时,在有限的时间内把GIS的各个方面复合进去是不可能的,一定需要巧妙的设计。

  我的观点,第一,虽然需要素质教育,但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这个要依靠学院的积累和优势。因为GIS应用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不可能培养一个万金油的人才,结果说两句都是错的,最后啥也干不了。所以还是需要根据优势,针对某个方向去培养。大三、大四的时候再去增加素质教育的内容,让同学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比如我的学生后来也有的去滴滴做管理。因为他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有他的优势。有限的课时、有限的知识结构一定要设计好。

  第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一定要从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授思想和方法。现在的教育很大程度考察了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而不是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像我大学时学习地学课,现在回头想直到工作后才明白老师说的是啥意思。像我本科90%的知识都还给了老师,但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和严密性我们的老师要求很严格,让我非常受用。这样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把一门课思维的来源和方式讲清楚。”

  这一轮算是结束。可以看到,虽然表面上一团和气,但暗地里的观点可谓针尖对麦芒。有的觉得应该重视编程,有的认为该重视地理学知识。有的支持大类培养,有的强调专业优势。有的支持面面俱到,有的认为“万金油无用”。到底需要何种人才虽然没有得出定论,但也越辩越明。

  听着圆桌,笔者也忍不住分神,耳畔传来班主任的谆谆教导:“你们这届学生是我带过最差的。”

  前接第一回合

  (900字,泛读3分钟,精读约5分钟)

  【剧透:文末邬伦教授的观点朴实直接,可以精读。】

  这是杨昆教授提出的第一轮问题。GIS是像空气一样变得不为人知而更重要了,还是这个学科就要消失了?

  这个问题有个潜在的前提就是,“GIS已经变得不为人知了”,其实是个小陷阱。吴志峰院长倒是识破了小陷阱,实名反对“因不为人知而更重要”的观点,他认为GIS在目前可预见的阶段还能保持它独立的存在。

  吴志峰:

  “GIS从地图来,从测绘、计算机、地理学等行业来。而GIS要到哪去?GIS最核心的这个问题就这个G,因为它不是一个单纯的信息系统(IS),也不是纯粹描述虚拟空间的问题。G代表了在地球表层、深部,甚至在外太空,只要有空间的存在,有对地理空间一致性的理解,就需要有地理信息思想的存在。当然IT技术是地理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推手,因此我们不能脱离IT主流。我们在融入IT主流的同时,应该保持GIS的技术核心和思想生命力。”

  后面发言的黎夏显然对这个说法不是十分满意,因为他说“吴老师讲得很哲学,但我觉得我只掌握了一点点。”言外之意他并没有听进去。这也正常,从他给出的结论就可以看出:传统的GIS将不复存在。

  黎夏:

  “原来的GIS是地图,是最经典的、最简单的形式。但现在我们有多种传感器,有多种类型的数据,也就是新GIS。举一个例子,如果未来可以把我们的灵魂放到机器人里,我们可以说人类的的肌肉不存在了,但人类依旧存在。GIS是一样的,它的肉体可能不存在,但是它有一个新面貌。”

  可以看出他想表达传统GIS会消亡,但会以新的面貌存在。吴立新、孙群随后纷纷附议。吴立新认为,自从人类诞生文明以来,时间、空间是永恒的两个主题。GIS就是处理这个问题的。技术层面的GIS不仅变成了空气,而且变成了氧气,谁都离不开。孙群也认为,任何时候要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必须要用地理知识、空间认知作为支撑。云技术的出现,会使GIS技术的使用方式更方便、更普及,真正变成GIS无处不在。

  可以看到,上面几个嘉宾除了黎夏教授直接回应了“消亡”的说法,其余嘉宾都是针对“存在”做阐述,可以说打了个太极拳。但接下来的邬伦和华一新倒是把“消亡论”出现的原因透彻地分析了一下。

  邬伦

  “GIS永远不会消失是共识。那么为什么会有现在的争论?可能就是我们基于地图、基于机械唯物论把世界变成几个点、几条线、几个面加起来,称之为传统GIS的东西,人家不带我们玩。

  这个“人家”指的是阿里、百度、腾讯、华为。他们都是自己搞自己的,也没用ArcGIS、MapGIS和SuperMap。而且玩的还比我们大,所以我们好像有点酸溜溜的。

  一方面我们所认为狭义(传统GIS)是要融入到IT里,但现在似乎被边缘化了,好像就要消失了。但从另一个方面看,IT巨头搞的那套东西虽然不叫GIS,但处理的还是地图和信息的东西。处理信息的复杂度也就是一个简单的POI,一个最短路径分析。我们玩的很多更复杂的空间分析他们可能还刚起步,对吧?这些都是GIS本质的东西,只是人家不这么叫而已,把它叫空气也好什么也好。但IT巨头做了一件事,就是把GIS真正地融入到这个社会了。

  否则按照我们传统的GIS的玩法,只能够是在象牙塔里面、给政府做工作。我们要反过来想,怎么样把我们的优势再发挥出来?虽然目前看来好像阿里、百度、华为都把我们的生意抢走了,智慧城市他们都承包了,还有城市大脑之类的。但我相信,到一定的时候,他们一定还得要拉着我们,因为真正的地理分析需要我们来做,这是核心优势。区别只不过是谁来主导的问题。”

  华一新随后也说:

  “GIS不管是阿里在做,还是测绘局在做,都是在做这一行嘛。但我们还是要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做的GIS往往变成别人系统的背景?GIS是不是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往哪个方向发展?我们的挑战到底是什么?

  今天有院士提到这个问题,说我们需要动态的、多维的、复杂关系的GIS。我们现在做不到,而别人在某一个方面做到了。所以我觉得我们GIS可能要朝着‘空间信息系统发展’,而不是抱着‘GIS’中的‘G(地理)’不放。”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