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四维图新:对高精度地图订单的思考

高精度地图订单落地低于预期的风险,传统车厂 L3 车型量产时间低于预期的风险。

  高精度地图订单落地。 根据公告,四维与宝马签署自动驾驶地图及相关服务许可协议。 公司将为宝马在中国销售的 2021 年-2024 年量产上市的宝马集团所属品牌汽车,提供 Level3 及以上自动驾驶地图产品和相关服务。四维高精度地图获得全球顶级客户认可,充分体现四维在高精度地图方面的产品专业性和稳定性。

  思考一:高精度订单落地,产业趋势顺利推进。 我们认为,高精度地图订单的落地,表明了智能驾驶产业正沿着产业趋势的方向顺利前行。是否代表产业开始加速?根据主观认知的差异,对此认知也有差异。我们认为,对于任何一个产业而言,其始终是按照自己的客观节奏向前推进,不依赖于市场主体的主观认知。有时候,我们认为一个产业进展超过我们预期,其更多的是反映了我们之前对这个产业的认知不够,不专业。从高精度地图产业进展来看,目前高德的高精度地图拿到的车厂订单包括凯迪拉克和吉利,百度拿下的是长城 Wey的高精度地图订单。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这些订单都还没有执行。因此,此次四维拿到宝马的高精度地图订单,表明整个智能驾驶产业正在顺利向前推进。

  思考二:关于高精度地图与 L3 车量产节奏。 我们知道,当智能驾驶级别达到L3 以上之后,高精度地图就逐步成为一个必需品。因此,高精度地图的应用是跟随全球整个 L3 量产的时间节奏来推进。这里有两点值得我们关注:

  1)只有传统车厂 L3 车型量产才更有意义。因为新兴车厂(比如特斯拉、蔚来、小鹏、斑马等)虽然对新技术应用比较积极,但在销量方面目前还比较少。例如, 2018 年特斯拉全球销量 24.5 万辆,其中美国地区销量为 18.2 万辆。而 2018 年中国乘用车销量为 2371 万辆。因此,只有传统车厂 L3 车型量产才能够提升 L3 车型的渗透率,高精度地图才能达到量产级别。

  2)关键时间节点 2020&2021。我们看目前欧洲三大车厂 ABB(奥迪、奔驰、宝马)以及日系主要车厂(丰田、本田、日产)都已经开始宣布自己 L3 车辆量产计划。 2018 年 CES 展宝马发布 iNEXT 车型,它是纯电驱动中型豪华跨界车,具备 SAE 定义的 Level 3 级自动驾驶能力。2018 年 9 月宝马发布 iNEXT电动 SUV 车型 Vision iNEXT。根据宝马官方信息,首款量产版 iNEXT 休旅将预定于 2021 年开始在德国工厂量产。奔驰方面,新一代奔驰 S 级轿车搭载 L3级自动驾驶系统,将于 2020 年发布,我们预计, 其量产的时间或将在 2021年。可以看出,传统车厂 L3 车型量产的时间大概在 2021 年左右。 由此可以推算,高精度地图订单落地的时间就是在 2019-2020 年。

  思考三:高精度地图的在智能驾驶中的角色地位。对于高精度地图与传统电子导航地图的不同,除了我们通过字面能够直接理解到的地方之外,我们需要强调两点。

  1)角色地位的升级。 在 L3 以上的智能驾驶中,高精度地图已不是简单给驾驶员看的地图(高精度地图面对的使用者是车,不是驾驶员),更多的是扮演半个传感器的角色。 高精度地图依靠自身已经具备的先验信息,来弥补传感器在特定环境下的信息缺失和不足。也正由此,高精度地图产品的完善,需要图商与 Tier1 和车厂,一起进行研发测试。就是因为高精度地图的数据最终是要与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一起来辅助环境感知。

  2)两个“实时”,实时更新和实时分发。高精度地图要比较好的发挥作用,需要满足实时更新和实时分发这个实时(更新和分发的数据并不是道路环境的所有数据,只是针对发生变化的环境数据)。 这就为图商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需要专业、大量的专业地图采集车队;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众包形式得到多样化的数据来源。我们认为,以上这两个“实时”既是高要求,也代表着高壁垒。

  思考四:高精度地图的商业模式。 对于高精度地图的商业模式,比较关注的点就是收费模式和单价。我们知道,在传统电子导航地图中,是按照 License 来收费,价格根据高中低挡车型的不同,从几十到几百人民币不等。对于高精度地图而言,我们认为,从单品价值量来看毫无疑问是上升的。

  1)收费模式。 我们认为,由于高精度地图的提供需要以云作为服务载体, 其收费模式有望脱离传统地图 License 模式,采用按年(年费)或者按服务量(服务费)的支付方式进行。但即使像海外的图商 Here、 TomTom,其高精度地图产品也还没有形成比较具体清晰的商业模式。 我们认为, 高精度产品最终的收费模式需要图商、 Tier1、车厂等产业链中主要参与者共同协商确定。

  2)收费价格。关于高精度地图的单价,目前行业内还没有统一的价格标准。但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去看。 第一,数据量。 高精度地图数据包括了多个维度数据,包括道路数据(车道线的位置、类型、宽度、坡度和曲率)、车道周边的固定对象信息(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等信息、车道限高、下水道口、障碍物及其他道路细节),以及基础设施信息(高架物体、防护栏、数目、道路边缘类型、路边地标)。可以看出,高精度地图的数据量比传统地图至少要多一个数量级(10 倍以上), 甚至更多。 第二,采集和编译成本。高精度地图采集车的成本大概在上百万人民币的级别,而且要经过后期的编译制作,需要一定的人力成本。 第三,重要性。高精度地图已经脱离单纯的导航角色,更多的是扮演传感器和路径规划角色,重要性更高。因此,我们认为,高精度地图的价格或将比传统电子导航地图的价格要高一个量级。

  思考五:从产品依赖路径角度,期待四维高精度地图订单的不断落地。 我们知道,四维一直是合资车厂主要的地图产品供应商。从汽车电子行业供需特点来看,产品供应商的切换一般也比较难。在竞争对手逐步并行开展 2C 业务的时候,四维始终专注于 B 端车厂业务。从产品专业性和稳定性角度来看,其更加具有优势。我们已经看到,四维传统的优势客户已经逐步对四维产生一定的产品依赖。 2018 年 8 月,四维就与戴姆勒签订了 2020-2024 的导航电子地图销售协议。根据以上我们分析可以知道,在这个是期间,奔驰是要推出并量产自己的 L3 车型。我们认为,四维传统电子导航地图的优势客户(包括宝马、奔驰、丰田、特斯拉、福特等),有望继续在高精度地图产品方面,与四维进行合作。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四维在中国电子导航地图领域的龙头地位比较稳固。其龙头地位有望继续在高精度地图领域得以延续。目前高精度地图订单开始落地,从车厂 2021 年 L3 量产规划来看, 2019 和 2020 年是高精度地图订单落地的集中发生的时间段。 我们预计, 公司 2018-2020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80 亿元/4.68 亿元/5.60 亿元, EPS 分别为 0.37 元/0.36 元/0.43 元,目前股价对应的 PE 分别为 52 倍、 54 倍、 45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高精度地图订单落地低于预期的风险, 传统车厂 L3 车型量产时间低于预期的风险。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