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武汉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助力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

如何依托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学科,形成推动中国乃至全球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2018年11月19-23日,武汉大学在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技术与应用展览带来的最新科技成果,给出了答案。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学科创建于1956年,目前由测绘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组成。2012年,武汉大学获得由国际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大会颁发的地球空间信息基础研究与能力提升World Leadership奖,曾被国际同行誉为“当今世界地球空间信息领域最著名的研究机构”,也有“世界测绘之都”的美誉。

       时值今日,武汉大学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测绘遥感学科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实力最强、影响最广泛的单位之一。测绘遥感学科在全国稳居第一;2017年和2018年,《上海软科》将武汉大学遥感学科排名世界第一。

       如何依托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学科,形成推动中国乃至全球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2018年11月19-23日,武汉大学在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技术与应用展览带来的最新科技成果,给出了答案。

       立足学术前沿

       满足国家重大需求

       过去的十年,我国对地观测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产遥感卫星在实现“从无到有”的量变后,更提出了“从有到好”的质量需求。武汉大学测绘学科主持了我国第一颗民用立体测图卫星——“资源三号”卫星传感器的指标设计,牵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高分辨率遥感几何定标场,研发了遥感卫星地面处理系统,形成了系统的遥感卫星数据高精度处理理论与方法,将国产遥感卫星的几何定位精度从200-300米提高至5米以内使“资源三号”定位精度达到国际同类卫星领先水平,大大促进了我国遥感卫星“从有到好”的转变。国产卫星遥感影像自给率从15%提高到85%以上,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大众民生需求以及“一带一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

       2000年,我国建立北斗导航区域试验系统,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为了增强北斗系统的国际竞争力,针对北斗系统建设和应用的一系列核心技术问题,武汉大学在整体方案设计、关键技术突破、系统应用服务各方面开展创新研究。解决了广域与区域融合、导航卫星轨道与钟差实时精确修正、高精度终端集成定位等难题,成为国际卫星导航服务组织(IGS)全球三大分析和数据中心之一。在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上,武汉大学导航定位服务的系列成果,如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精密数据处理软件系统(PANDA),一体化集成导航芯片、北斗即时判等产品,吸引了来自全球各界参会者的目光。

       针对卫星遥感普遍存在的系统孤立、信息分离、服务滞后的问题,着力探索构建定位、导航、授时、遥感、通信一体化的天基信息适时服务系统(PNTRC),武汉大学于2015年启动“珞珈一号”科学试验卫星工程。2018年6月2日,全球分辨率最高的专业夜光遥感卫星“珞珈一号”01星成功射,该星同时也是全球首颗开展天基低轨导航增强试验的卫星。“珞珈一号”01星130米地表分辨率,16天重复周期的夜光影像可应用于社会经济参量估算、森林火灾等生态环境灾害监测、战争等重大事件评估、公共健康等领域。截至2018年11月,武汉大学卫星地面站已经向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3100多用户免费分发了53000多景夜光影像。2018年7月31日,珞珈一号01星成功监测瑞典森林大火,为瑞典防灾减灾提供了数据支撑。就在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前一周,珞珈一号01星导航增强研究团队发布了开展导航信号增强和北斗卫星完好性监测试验的结果: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工作正常试验成功率100%,导航增强信号伪距测量精度2-3米(1σ),载波相位测量精度4-5毫米(1σ)。这意味着低轨通信卫星星座和遥感星座上搭载导航增强系统,一星多用的科学试验目标得到论证,为破解我国北斗系统海外增强建站难题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为发展新一代导航增强业务星座奠定了基础。

       全方位育人

       培养跨学科高层次人才

       作为本次联合国地理信息大会为数不多的参展高校之一,武汉大学带来最具特色的成果是国际化的学科人才培养理念。武汉大学始终坚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汇聚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为支撑,以激发测绘遥感学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积极性为根本,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每年为国家培养全日制本科生约730人,硕士生约510人,博士生约170人。专业涵盖测绘、地球物理学、地理科学、计算机、公共管理等。通过发挥多学科集群优势与交叉优势,实施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协同创新与协同培养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体系,实现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精品化、科研训练的前沿化、学术视野的国际化,推动研究生社会实践走向行业,紧密联系行业需求,重点扶持和培养一批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和突出科研能力的优秀博士研究生,形成研究生创新成果产出的可持续增长机制。此外,通过与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3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本科生和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建立国际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学院,招收和培养地理信息领域的外国留学生。

       人才培养结出丰硕成果。学生自主开展中/英文学术沙龙GeoScience Café,举办交流活动200余期,整理出版报告文集《我的科研故事》共三卷,成为地理信息领域青年学术沙龙的“品牌”。2014年和2018年两次包揽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组织的影像分析与数据融合大赛冠军。2018年,室内定位技术研究生团队相继获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举办的国际室内定位比赛冠军,以及法国室内定位比赛冠军。研究生团队承担的“卫星大数据农业遥感分析平台”和“北斗即时判:米级精度的警保联动车联网系统”分获2015年和2017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意组金奖。

       近十年培养各类毕业生15000余人,成为测绘地理信息教育、科研、应用等领域的骨干力量。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BAT等互联网企业工作,满足了新业态对空间信息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开放交流

       汇聚国际学科智慧

       通过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科学研究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系列常态化的国际交流等举措,武汉大学探索新型国际化合作机制,全面、系统、可持续地推进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显著提升了学科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师资和研究生队伍建设理念,每年邀请20余位国际知名学者前来讲授全英文课程;并派出大批师生前往国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交流。目前,武汉大学已与美国、德国、荷兰、泰国等国家建立了多个联合研究中心。2015年,武汉大学测绘学科与国际相关大学和研究机构共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得教育部立项建设。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龚健雅院士牵头,联合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国专家共同开展了“地理信息—影像与格网数据内容模型与编码规则”国际标准的研制,于2016年1月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在地理信息领域主持制订的第一个国际标准,具有开创性的重要意义。武汉大学测绘学科与欧洲空间局在中欧“龙计划”项目中密切合作,取得一流成果。2013年,欧洲空间局雷达遥感方向首席科学家Rocca教授获得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国际合作奖。

       产学研结合

       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为了将武汉大学研究的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在测绘遥感与地理信息领域,武汉大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核心技术成果服务于全行业的同时,孵化了成果,孵化了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武大卓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中测晟图遥感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迈普时空导航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新科技企业,员工达二千多人,年产值8亿多元。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科技创新思想广泛影响行业和产业发展,研发的创新成果通过行业和产业应用迅速转化为产品,已大量装备测绘等部门,促进了测绘行业由数字化测绘向网络化、信息化测绘的转化。

       近年来,武汉大学测绘学科院士与其他科学家们一道,积极向国家建言献策,推动了行业相关政策出台和重大工程立项,为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地理信息行业发展助力。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