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珠海转折与太空经济

除传统的陆海空外,全球各界正借助太空技术重新定义世界的边界。

  01紧密筹备

  2018年5月10日,星期四,北京国宾酒店会议室,正在召开一场太空技术造福人类健康的重要会议。

  与会者包括: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吴志坚,美国航天基金会副总裁史蒂夫·艾森哈特,莱斯大学贝克学院资深研究员乔治•阿贝,俄罗斯生物医学问题研究院院长奥尔洛夫•阿列克、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主任让-路易•莫南等来自中、美、俄、法四国的航天员、航天科学家、太空医学专家和学者。

  国际和平联盟(太空)执行主席王天怡是本次会议的主要召集人,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保证首次公开落地中国珠海的第二届太空技术和平利用研讨会顺利开展,最好能出现新的火花。

  在四个月之前(1月28日),第一届非正式的太空技术和平利用研讨会刚刚在海南文昌落幕。当时,参会各方面发起倡议,将进一步推动太空技术和平利用领域的信息与研究成果交流,并共同参与推动“世界太空城”、“海岸国际金融中心”和“太空医科大学 ”等项目在中国落地。

  时隔一年(2019年4月22日),第二次筹备会照旧在北京召开。

  第二届太空技术和平利用研讨会第二次筹备会

  与上次不同,原国家航空航天部部长、大会名誉主席林宗棠,国际宇航科学院副主席、大会名誉主席刘纪原出席会议。除外,中美关系基金会主席尼尔·布什也现身会议现场。

  筹备会一结束,太空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三位主席:王天怡、史蒂夫·艾森哈特、国际太空探索者协会执行理事长Andy Turnage带领团队匆忙赶往湖南长沙参加2019中国航天大会。

  当晚橘子洲头的那场篝火与烟花,也将要落地珠海的太空技术和平利用梦绽放得更大。

  02共享万亿太空

  11月份的珠海依旧阳光明媚,满目的椰子树令这座海滨城市显得生机勃勃。18日,大会如期开幕,珠海国际会议中心也迎来如潮的人流。与上百近千人的数量相比,整个会场并不是很大,却汇集了各国的政府官员、科学家、宇航员、博物馆馆长、医生、企业家、投资方、学生等群体。“同一太空同一梦想”,将这些不同职业同时指向共享太空,诸如太空经济、太空医学、太空遥感、金融投资等。

  第二届太空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现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重点阐述了地月经济带的构想,为各国的太空技术和平利用合作勾勒了可观的太空经济前景。他指出,地月经济总产值在2030年、2040年、2050年将分别达到5万亿元人民币、19万亿人民币、93万亿人民币的体量。

  同样,在国内外诸多专家的演讲描述中,太空是一个正在极速飙增的大市场,“未来太空经济将触碰十万亿美元市场”并非无法企及的梦。显然,万亿市场的欢喜与近忧是这场国际对话与合作的热题。

  卫星行业从业者欧洲通信卫星公司大华区总裁菲力浦·林认为,当前的卫星市场被低估了。在5G通信等加持下,航天宏图董事长王宇翔感慨道,“用固态硬盘去拷卫星数据的时代终于快结束了”。

  在OneWeb总裁阿德里安·斯特克尔看来,虽然5G等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尚不可知,但卫星通信的需求大量存在。

  当然,来到现场的初创企业CEO们需要资金,大量资金。黑月公司CEO大卫·沃登多次感慨,融资太难了,但还是要“撸起袖子来干”。

  而首次出现在太空和平利用主题会议的资本方们,对太空经济的表述很感兴趣。国建集团总裁王韬宇表示,感兴趣的是太空经济的空间很大,未来很大。真正站到资本、投资的角度,央广投资董事长李宏坦言他面临的困惑:“在太空这个领域资本怎么介入?投资怎么做?有哪些商机?未来这个市场能走多远?或者说现在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

  正如高华证券的CEO章星所说,资本抱着重新探索的想法来到这儿,想要了解太空技术对资本、对人类发展以及对人们生活有无穷的推动力、号召力,发现目前太空项目更多服务于政府,应用服务市场空间还有待挖掘。

  当前经济下滑的形势下,李宏表示,更要看清楚风口。他指出,今年我们全国的私募基金的募集量跟去年比减少了84%,很多行业已经很难做了,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新的创新模式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太空经济或许是新的选项之一,比如投向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这场关于太空金融与太空经济的探讨当天(19日),在曼谷、不莱梅、武汉、海口,同时举行商业航天相关会议。有业内人士称,“中国商业航天大佬们在国内打开大门欢迎国际合作,亚太和欧洲商业航天东道主们欢迎中国航天走出去,航天产业真的国际化起来了。”

  03珠海国际航天展来了?

  参照“在中国打造一个太空技术和平利用的国际品牌大会,架起国际界与中国的空间技术、市场、人才的对接桥梁,共同做大太空经济蛋糕”的愿景,这次大会落地珠海,并非偶然。

  珠海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姚奕生表示,航空展是珠海的重要名片。此次大会也将举办类似航天展的设想寄于其中。而负责分管航展跟商贸这一系列活动的珠海市副市长张宜生也参与其中。

  去年,为期6天的航展规模创造了历史之最。来自全球43个国家的近800家厂商参展。航展期间,签署订购协议超1400亿元,总接待观众人数超过38万。

  同年英国范堡罗航展的交易额高达2000亿欧元,而2017年法国巴黎航展的交易额达到1300亿欧元。即便与顶级航展存有一定的差距,已成立近20年的珠海航展的发展速度肉眼可见。

  珠海航展展示

  有关当事人回忆称,1996年珠海第一次举办的那场航展,轰动了整个粤港澳。谁都不敢相信,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小珠海,一个偏僻的珠海西区,居然可以承办世界级的航展。当时,整个广东有条件的人都想开车去看航展。

  从那之后,每两年一届的中国航展,都在珠海举办。第二届航展请来了俄罗斯飞行表演队勇士、英国飞行表演队红箭,还有中国刚刚建立的飞行表演队一同表演。

  看似风光的航展背后,正处于中国的航空事业的波折阶段,不乏辛苦与窘迫的故事。能够肯定的是,如今我国航空航天产品想要在世人面前充分展示的决心并不亚于当年。而作为一个面积仅仅170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到200万的地级市,珠海市的野心体现得也同样明显。

  04地面基建与高速网络

  据相关数据统计,与拥有万亿级GDP总量的深圳、广州相比,珠海的千亿级经济总量并不算多。在整个广东省GDP总量排名中,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事实上,在上世纪金戈铁马的八十年代,珠海曾经扮演过重要角色。走到90年代初到2010年左右,GDP挂帅的时代环境下,整个珠江三角洲呈现重化工的狂飙突进式发展状态。时任珠海市委书记梁广大和他治理下的珠海,坚持环保重于发展,显得格格不入。

  为了坚持生态优先,环保优先,梁广大为此陆续关闭了200多个采石场,挡住了大量污染性质的企业。当时,不仅深圳很快甩开了珠海,连周边的中山、东莞等县一级的城市也陆续超过了珠海,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在整个广东的工业化时代,珠海没有跟上广东的战车是个悲剧性的结果。

  相比之下,珠海在基础建设、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方面干成了很多“大手笔”的事情,例如大港口、大机场、大交通。

  1995年珠海机场在三灶落成并通航投用。4000米跑道,东西两翼航站楼,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机场之一,其年保障能力为飞机起降10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100万人次。当时深圳刚好在建机场,但是规划面积并没那么大。

  然而,在启用后的十年时间里,珠海机场客流持续在低位徘徊,未能达到预期,也一度被嘲笑“建那么大,谁飞啊”。去年11月份,珠海机场终于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国际航班的千万级机场,跨入千万级俱乐部。

  时至今日,梁广大依然坚信,广州、上海以及国际上一些大都市的发展,得益于港口、机场、铁路、能源基地以及四通八达的高速网络。如果没有这些,尽管经济一时发展起来了,并不能做到经久不衰。

  05太空技术转化

  根据2018年珠海GDP六大产业的数据统计显示,珠海GDP主要来源于家电电器业、生物医药产业、石油化工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电力能源产业、高新技术制造业等支柱产业。

  早在1992年,珠海首次重奖科技人员,5个获奖团队中就有两个来自医药企业。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珠海的优势产业之一,从一开始就沿着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形成研发、转化、生产、推广的产业链。目前,珠海医药产业已形成以药品制造业为主体,医疗器械为支撑,保健品和化妆品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丽珠、联邦、和佳、宝莱特、汤臣倍健成为这一产业的龙头。

  深睿医疗联合创始人CEO乔昕表示,未来,地球上每一个人都可以移民到太空、移民到火星,太空技术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大众。如何服务于全民医疗,服务于未经过训练的普通老百姓是太空技术和平利用的主题之一。

  正如中实集团国际部副总裁王建宏表示,此次以健康为论坛主题,更看重太空技术对地转化,包括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高地,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珠海成为内地唯一与香港、澳门陆桥相连的城市。没有这座大桥之前,由于伶仃洋的阻隔,珠海、澳门与香港之间的陆上交通需要3个多小时。

  珠海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姚奕生表示,如今,作为经济特区的珠海正按照习主席的要求,进行第二次创业,不单是经济发展,还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现阶段,珠海要助力澳门,使澳门产业多元发展,促进港澳经济更具发展活力。并通过横琴自贸区,将来在高新技术发展,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太空技术等新的研究,使得大家能够在科技发展中共同互利互赢。

  国际和平联盟(太空)执行主席王天怡指出,下一步国内外同胞将共同来探讨“中国太空达沃斯会议如何落地,同时为这一会议目的,为世界上千名院士和几百名科学家架起一个桥梁,深入合作规划,建立一个太空产业能落地的平台中心,包括创新产业、产业中心、教育中心”。

  就像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家庞之浩那般描述,“我们开玩笑说杨利伟是坐着拖拉机上天的;费俊龙、聂海胜他们是坐着奥拓上天的;翟志刚他们是坐着奥迪上天的。后来我经常跟同学们说,等到你们上天的时候,我们让你坐着沙发上天,不仅要保障航天员的安全性,也要保障航天员的舒适性。”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