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数字基建+传统基建=数字孪生城市!雄安发布智能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和第一标准成果

5月9日上午,雄安新区召开智能城市建设标准体系框架(1.0版本)和第一批标准成果发布会。

  5月9日上午,雄安新区召开智能城市建设标准体系框架(1.0版本)和第一批标准成果发布会。

  2019年度雄安新区智能城市标准课题指南主要包括:①物联网建设导则(道路)、②物联网建设导则(楼宇)、③物联网络建设导则、④5G通信建设导则、⑤建构筑物通信建设导则、⑥智能接入设备(XA-Hub)规划建设导则、⑦数据资源目录建设通用要求、⑧数据管理总体规范、⑨数据开放共享管理规范、⑩数据安全建设导则、?数字身份建设导则、?智慧工地建设导则。

  会上,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吴海军发布了物联网终端建设导则(道路)、5G通信建设导则等第一批8个标准成果。

  时间回到今年1月份,雄安新区智能基础设施创新成果发布会日前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举行,会上发布了“智能基础设施框架体系”和“智能接入设备X-Hub”两项创新成果。与“⑥智能接入设备(XA-Hub)规划建设导则”呈高度相关。

泰伯网

  数字基建+传统基建=数字孪生城市双基建

  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表示,雄安智能城市建设标准体系框架(1.0版本)和第一批标准成果的发布,是雄安新区探索“新型智能城市基础设施+传统城市基础设施”“双基建”模式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下一步,雄安新区将紧紧把握新基建大战略和创新发展大时代的机遇,坚持以标准研究为引领,塑造开放集成的创新生态,把智能城市基础设施与传统城市基础设施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实现城市物理空间与数字虚拟空间“双规划”合一、“双基建”同步,加快推进全域智能感知体系、新一代通信网络、城市计算能力、“城市大脑”等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基础设施建设精品工程、典范工程、示范工程,助力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和人居生活的融合重构,为城市智能化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贡献“雄安方案”。

  邬贺铨:数字物理城市同步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表示,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建设标准体系框架,包含基础设施与感知体系建设、智能化应用、信息安全三大类,共九个方面的智能城市标准体系,规划了近百项标准,为确保雄安新区数字城市与物理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样板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次新发布的八项标准,正契合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时序,可以及时用于指导新区规划建设,使新区建设从起步阶段就纳入规范化、标准化轨道。

  吴曼青:物理和数字的智慧连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经理吴曼青表示,雄安智能城市建设标准框架体系规范了从物联到数联再到智联的新一代基础设施标准,让新一代基础设施的建设者有章可循、运营者有据可依。

  智能城市建设标准体系框架(1.0版本)和第一批标准

  据介绍,智能城市是雄安新区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其他城市尚无完整先例,雄安新区在广泛吸收国内外其它智慧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多个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和实践,根据规划建设实际制定了研究计划,组织信息、建筑、交通、金融等多个领域的著名高校、科研院所、设计机构和建设企业等进行了联合攻关研究。此次发布会上,对《物联网终端建设导则》《物联网网络建设导则》《数据安全建设导则》《智慧工地建设导则》的标准内容进行了宣介,并对部分标准应用典型案例进行了分享。未来这一标准体系将有效指导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建设工作。

  区块链

  发布会以现场会议、视频会议以及网络直播的线下和线上互动方式进行。现场的5家参建单位代表利用区块链技术签署并发布了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建设标准应用倡议书。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底层技术项目正在加快研发,非税电子票据系统全面运行。

  智能城市标准课题指南简介和主要承担单位

  1.课题名称:物联网建设导则(道路)

  承担单位: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为确保道路智能设施与道路设施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预留迭代,围绕雄安新区市政道路、隧道和桥梁建设智能感知终端的建设与管理,对道路桥梁智能感知终端的现状及发展进行研究,明确当前的技术程度;对适合道路结构健康安全、环境监测的智能感知终端应用模式、技术标准、传输方式、数据规范、安全等进行研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好终端在物理空间及感知数据在数字空间的预留和演进。

  2.课题名称:物联网建设导则(楼宇)

  承担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包括建筑物联网边缘端实时数据处理技术、基于CIM的建筑物联网全生命周期管理、设备标识的规范化描述、边缘物联代理装置优化研究、感知元件数据规范化研究、数据传输通信协议标准化研究、智能感知终端部署方案研究、运行管理模式研究、设备域、设备管理平台、应用使能平台、行业SaaS解决方案。

  3.课题名称:物联网络建设导则

  承担单位: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综合考虑NB-IoT、eMTC、LoRA WAN等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技术,以及物联网应用对无线业务类型、无线业务特征、无线网络规模、无线网络部署环境要求、异构无线网络互联网需求,提出城市通用环境和建筑、空间环境、交通、管廊等典型场景下的物联网络组网和部署要求、终端和网关接入要求,构建空间全域覆盖的物联感知网络体系,支持嵌入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交通、管廊等全部城市空间要素感知终端的泛在接入。同时,研究雄安新区物联网络演进趋势和演进路径,为未来物联网络部署做好预留。

  4.课题名称:5G通信建设导则

  承担单位: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围绕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定位和需求,研究5G网络建设目标、思路以及原则。根据不同城市场景研究站址部署原则和方案,确保新区5G网络全域覆盖,实现5G基站设计与建筑设计、公共设计、景观设计融合统一,集约规建,深度共享,适度预留。研究宏微室分等不同方式部署指标(如站间距、隔离度及其他相关指标),充分考虑天面、机房、传输、电力等配套需求,满足防雷、抗震指标要求,研究基站与城市建筑融合的规划建设流程。

  5.课题名称:建构筑物通信建设导则

  承担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紧密结合道路、楼宇、综合管廊等不同建构筑物特点以及建设时序,充分分析未来网络需求,共建共享,做好资源预留,做好安全防灾,精准施策。针对道路,研究分析通信管道、通信基站、信息设施供电单元、车路协同路侧单元、多功能信息杆柱等道路相关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目标、原则、方式以及指标。针对楼宇,研究分析通信基础设施空间需求(如机房、通信槽道、弱电井、美化基站仓等)在楼宇中的分布、建设原则以及建设指标。针对综合管廊,研究分析通信基础设施(光电缆、配电单元、室分系统、光交箱等)在综合管廊内的建设目标、原则、方式以及指标。

  6.课题名称:智能接入设备(XA-Hub)规划建设导则

  承担单位: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研究中心

  围绕多类型智能感知终端网络接入和信号传输需求,研究和分析感知终端接入技术要求,数据在智能接入设备的传输要求,安全保障等要求,以及智能接入设备的布设、安装及维护等要求。

  7.课题名称:数据资源目录建设通用要求

  承担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从基础信息资源的调查研究整合、信息资源目录的编制、信息资源目录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明确元数据描述、代码规划以及相关工作的组织、流程、要求,对分散在各级政务部门、各领域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组织,构建雄安新区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8.课题名称:数据管理总体规范

  承担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从总体指导、建章立制、具体操作以及标准支撑等角度进行研究,围绕数据生产汇聚、数据共享开放、数据开发利用、数据安全等环节,研究数据资源管理的主体、职能配置及其运行机制,提出数据管理要求、程序。

  9.课题名称:数据开放共享管理规范

  承担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围绕雄安新区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管理与服务,研究共享交换目录、共享交换平台、共享服务、开放目录、开放平台、开放服务的现状以及开放共享系统的参考框架、评价标准,明确当前的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程度、公共数据开放程度。

  10.课题名称:数据安全建设导则

  承担单位:中电科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

  面向城市海量数据的差异化承载环境,研究面向不同行业、领域的数据安全基础支撑体系;研究数据全生命周期环节中数据安全技术及其应用模式,密码和区块链等技术的创新性应用,形成从采集、传输、存储、分析、交换到销毁的全流程数据安全技术要求。分析智能城市数据安全工程实现方法,规范数据安全的顶层规划、体系化设计、建设实施等过程的相关要求。

  11.课题名称:数字身份建设导则

  承担单位:北京首跃科技有限公司

  围绕《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对于“打造城市全覆盖的数字化标识体系以及建立企业与个人数据账户”的要求,从雄安数字身份体系建设政策依据、定义目标原则、体系框架、技术思路和数字身份形式化表达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明确雄安数字身份体系工作路径;对雄安数字身份体系的管理制度、服务模式、技术标准体系等进行研究,明确区块链在数字身份体系中发挥的作用;预测未来数字身份的发展趋势,明确雄安数字身份体系的可扩展性,能适应新增类型的数据主体对于数字身份的需求。

  12.课题名称:智慧工地建设导则

  承担单位: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研究在施工工地中运用5G技术、AI、VR/AR、BIM模型、GPS人员定位等技术,管理好“人、机、料、法、环”,实现预警预控、提前防范、快速解决问题的效果,切实满足监管部门、项目管理者对建造过程的动态监管需要。研究智慧工地相关场景对物联感知终端的要求、跨多种智能传感设施的数据格式以及传递、交换、存储等要求以及面向应用场景的分类分级的安全保障要求。

  雄安新区数字基建+传统基建的建设成果

  截止2020年4月底,“新基建”初步效果显著,总长度582公里的20个数字化道路项目、220公里18个智能化管廊项目、121公里的7个数字堤坝项目、总建筑面积606万平方米的7个智慧社区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总面积2平方公里的车路协同示范区已经启动,将开展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智能接驳的测试实验;设立智能城市专项工程,已经启动38个政府投资项目,以及多个社会投资的通信网络、5G基站、智能化应用等项目,总投资超过百亿元;新区会同5银行开发的区块链征拆迁和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系统已经上线运行,实现建设工人工资的穿透支付;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底层技术项目正在加快研发,非税电子票据系统全面运行;覆盖新区县乡村四级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了政务服务的“不见面审批”。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