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深度 | 商业航天出走北京

市场之争与市场之需是商业航天创企外迁的终极导向。

距离民营商业航天创业初潮已经过去了近五六年。

继北京之后,作为卫星载荷生产和地面遥测重要基地的西安,领跑卫星制造、地面设备的深圳,初步搭建通航产业“制造+运营+服务”产业链的重庆,指向通讯网络天地融合发展的上海等地,不约而同登上商业航天的舞台。

01 潮起北京

“航天领域的改革开放”肇始于2015年前后,抢先而动的是北京。最直接的表现是,北京开始陆续涌现出一大波民营商业航天企业。

2015年6月,张昌武在亦庄成立民营火箭公司北京蓝箭科技有限公司。2个月后,同样在亦庄,民营火箭公司零壹空间成立。

也正是在这一年,民营卫星公司“九天微星”、“国电高科”相继成立。

从政策上来看,随着国外商业航天公司的兴起,2014年,国务院60号文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航天领域;2015年,天地信息一体化写入“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

可见,火箭研发、卫星制造、卫星应用等领域在政策上向民间资本逐渐开放,成为支持商业航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016年,民营火箭公司星际荣耀成立,致力于研发商业运载火箭并提供系统性的发射解决方案。同年,我国首家民营卫星测控服务商航天驭星以及民营卫星公司银河航天在北京成立。

不可否认,一系列政策助推下,北京成为地方政府初步形成商业航天产业链的第一梯队。以此为起点,诸多民营商业航天企业纷纷涌现。

如今,初创企业正被北京发展商业航天发展的规划中寄予厚望:推动卫星互联网技术创新、生态构建、运营服务、应用开发等,推进央企和北京创新型企业协同发展,探索财政支持发射保险补贴政策,围绕星箭总装集成、核心部件制造等环节,构建覆盖火箭、卫星、地面终端、应用服务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优化和稳定“南箭北星”空间布局。

02 走出围城

事实上,2016年已经陆续有企业往北京之外的城市落地。有业内人士表示,“企业外迁主要是为了当地的人才和产业基础,以及政府的支持。”

该内容属于精选文章系列, 后获取已享有的阅读权限

升级PRO会员,享有以下权益

  • 解锁泰伯网专业深度文章
  • 免费阅读/下载12篇智库常规报告
  • 免费观看全库直播视频及回放

立即升级会员


还没有泰伯账号?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