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以Here入华收尾,来看2017地图行业重要趋势

由于人工智能、AR等技术的崛起,互联网环境的变幻,地图行业已发生诸多变革,处于快速进化的阶段。

  12月27日,地图供应商四维图新联合腾讯、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以2.41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德国地图服务提供商Here 10%的股权。Here是全球领先地图服务商,拥有多达200个国家的地图资源。此前因为囿于政策壁垒,国外地图服务公司无法直接进入中国,而此次四维图新及腾讯入股之后,目测Here将借此将服务延伸至中国市场,这可以说是2016年国内地图行业的最后一个大事件。

  站在2016年的尾声回顾过去一年地图行业,由于人工智能、AR等技术的崛起,互联网环境的变幻,地图行业已发生诸多变革,处于快速进化的阶段。而从这些变化之中,我们已然可以一窥2017年的趋势。

  一、移动端双雄割据提高技术门槛,地图行业新人已难入场

泰伯网

  在腾讯地图“千年老三”窘境下,腾讯携四维图新入股Here或者可以看成是另辟蹊径的做法。作为四维图新的股东,腾讯借助四维图新和Here的合作,成为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势力。但在地图行业中,像Here、四维图新这样的公司属于地图数据的供应商,他们往往隐藏在后端,而真正与用户接触的是前端的地图App和导航产品,在移动互联网兴起后,地图App则成为了地图行业C端最大的流量入口。

  而在C端,市场格局在2016年已然非常清晰,从几年前的诸侯混战变成了两强割据的局面。综合多方的报告来看,百度+高德两家在移动端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90%,多数第三方报告显示百度市场份额居于绝对第一,高德地图居于市场份额第二。双雄争霸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升了地图行业的门槛,百度、高德两家“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断在数据采集、创新功能上推陈出新,向着虚拟现实化演进,依靠买数据、做个交互就称为地图的产品恐怕已难入场了。

  当然,双雄在未来发展方向上的策略也略有不同互联网、技术背景更浓的百度更擅长用户和应用层面创新,并将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采集和应用层面双双落地,而高德作为导航时代的老兵则稳中求进。在2016年底生态大会上提出 虚拟现实化、智能化、共享化、全球化的“下一代地图”。作为互联网公司,百度深知用户的需求,在2016年陆续推出了4k地图、AR导航等一系列创新功能,满足用户多重出行需求。

  其中,在AR大热的风口下,百度地图上线了步行AR导航功能,在摄像头拍摄的真实街景上会出现动态虚拟路标,引导用户前进,百度地图还推出了一系列AR线上互动游戏,开创了地图行业LBS+游戏结合的新玩法。此外,百度地图还在商场、餐厅等大型室内场所上线了室内地图,解决用户“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而在数据层面,依靠百度浓厚的技术基因,率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自动化采集。

  而高德则将“活数据”作为了未来最重要的战略,希望将大数据与自采集结合,让地图做到动态更新。除了自采集数据,高德的一部分数据是依靠UGC众包的形式获得的,通过app端用户、出租车、滴滴、物流车、导航APP、车机的GPS定位回传实时交通数据,以及政府、交管部门合作共享的数据等,实现数据的共享化,让地图数据真正“活“了起来,更加实时、真实。

泰伯网

  百度地图新推出的3D地图

  如今我们很难评判双雄之争的最终结局,但在未来2017年,随着自动驾驶的进一步发展,格局或许会更加清晰,采用自研无人车和强调自采数据的百度似乎在应用场景和高精度地图上已经占据了一定先机。

  二、人工智能元年,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地图争霸的核心

泰伯网

  2016年人工智能迎来大爆发,BAT纷纷投入重金招揽人才,搭建开放平台;不少创业公司也从一些细分领域切入,希望能够依靠深耕细分领域占得先机。人工智能正如同曾经的蒸汽机和电动机一样,成为了一种新的生产力,影响着各个行业,地图行业自然也不例外。

  人工智能创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团队拥有不错的技术和算法,但却找不到应用场景,也拿不到足够多的数据来训练模型,因为在互联网上的应用场景基本都掌握在BAT手中。根据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 2016年最新的报告,BAT已经占据了中国用户71%的移动消费时长。而人工智能+地图在2016年也表现出一个很明显的趋势,那就是“这是一场巨头的游戏”。

  2016年百度地图正式向“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出行平台”转型,将人工智能应用在数据生产作业的自动化上,推出了“多栖组合采集模式”以及影像深度学习技术、全景图像自动精准识别、多源数据自动差分等多项人工智能在地图数据生产领域的上的应用。目前在地图底层数据采集方面,百度地图的自动化程度是最高的,超过80%,全景地图的自动化识别提取准确度达95%。

  在用户层面,百度地图可以围绕不同使用场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智能决策服务。比如百度地图今年推出了秘书化贴身提醒的“行程助手”功能,可以自行添加用户个性化出行日程,同时用户通过百度地图、百度糯米、手机百度等应用预订的出行订单也会自动被系统添加至行程助手的日程中,提前帮用户计算好行程。此外,挖掘用户高频场景诉求的“知心地图”智能检索,也是在未来智能出行时代,地图服务将更加人性化的体现。

  高德同样也没有闲着,高德在推出“活数据”概念的同时,还推出了人工智能引擎,以大数据能力和机器学习能力为基础,面向不同环境和需求,提供“千人千面”的最优位置出行服务的智能工具。依托于阿里的技术支撑,高德也希望通过人工智能完成“大跃进”,迅速追上百度。

  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与地图领域结合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地平线机器人、驭势科技、momenta.ai等主攻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都在2016年获得了超过千万美元的巨额融资,从算法或者芯片角度切入自动驾驶领域。而巨头中,百度的无人车也宣布将在2017年开始量产,滴滴也借鉴Uber经验,将无人车作为了重要的战略方向。

  人工智能提升了地图行业从数据采集、处理到用户体验的全流程效率,随着应用的进一步深入,2017年人工智能或许也将成为地图行业重要的决胜点。

  三、将地图数据连接价值,全社会地图数据价值共享将成为趋势

泰伯网

  除了底层技术方面的进步,依托于移动互联网,地图数据与线下场景之间的结合也更深入。Pokemon Go在2016年走红全球,虚拟地图+AR实景游戏+宠物小精灵IP,使得这款游戏下载量超过5亿,月活跃用户一度超过5000万。

  除了Pokemon Go这样游戏化的结合方式,LBS与商业同互联网的结合也越发密切,地图成了O2O中间重要的桥梁,2016年百度地图就曾同万达、王府井百货合作挖掘LBS场景化营销新模式,也成功运用用户对苹果各大零售店的定位、导航等请求的数据成功预测了苹果的销量。同时,百度地图还于今年成立“百度鹰眼联盟”,为企业、开发者们提供轨迹管理服务,提升物流等行业的运营效率。

  相对于百度的多点开花,高德则更集中于交通这一场景上,与各地交通部门探索“互联网+交通”模式,希望借助数据的力量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有关数据显示,高德地图的实时交通大数据中有78%来自于UGC众包数据,22%来自于出租车、物流车等行业浮动车辆。高德地图的实时交通动态事件数据中,更有85%来自于用户上报,其余来自于交管和政府,高德地图希望通过交通数据共享,改善城市交通。而在这一领域,百度也在2016年上线了交通出行大数据开放云平台——“出行云”,除了接入自身数据之外,还整合了全国15个省市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及多家科研院所和互联网公司的出行服务相关数据,并与数十家电台和电视台成立“天琴路况播报联盟”,实现交通数据实时共享,和高德展开了直接竞争。

  如果仅仅只有查询和导航的功能,那地图就只是一个工具产品,面临大多数工具产品一样的窘境——变现难。但地图作为现实地理世界的数字化,本身就有着连接现实生活与移动互联网用户之间的价值,因此也有着更重要的意义。这一点随着2016年这种数据连接的价值进一步被挖掘,也显得越发明显。

  四、出海大热下,地图出海2016年开始起航

泰伯网

  2016年同样也是中国产品集体出海的一年,随着国内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结束,BAT掌握了用户在移动端主要的使用时长,中国互联网人将目光移向了海外,中国从模仿美国互联网转变为重要的互联网模式输出源。

  所以我们看到,尽管国外大多数手机已经内置了Google地图,但百度地图依然选择在2016年正式“出海”,并借国人出境游热探索更大的市场空间。事实上,如今百度地图已经成为百度国际化战略中最出色的业务,百度地图在2016年已完成直抵南美、横跨欧亚的初步布局,目前已覆盖全球209个国家和地区,成为目前手机出行应用中唯一提供全球服务的中国品牌。

  而更注重稳固国内市场的高德,也很可能在2017年走上出海之路,毕竟在印度,UC浏览器已经能够成为印度国民级应用,尝到甜头的俞永福很难说会放弃海外市场这块大蛋糕。至于腾讯与四维图新的组合,或者也会借助入股Here,借此小步迈入海外市场。

  其实BAT纷纷借助地图工具出海不足为奇,相对于看重本地化运营的今日头条、快手、电商等产品,工具化属性更强的地图更适合出海,而考虑到出境游需求的上升,地图工具其实也有必要去覆盖这一重要的场景。国际化可以说正成为2017年地图行业的主旋律之一。

  小结:

  尽管百度、高德双雄格局的局面在2016年已经成为定局,但围绕这两家巨头,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新应用,2016年的地图行业已然发生了很多重要的改变,而随着Here等海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以及以百度地图为代表的中国产品进军海外市场,2017年的地图行业已然充满了看点。(来源|太保乱谈)

  声明:本文由专栏作者太保乱谈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