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四维图新孙玉国:为什么滴滴、摩拜没有诞生自地信企业?

“为什么滴滴、摩拜没有在我们当中的地信企业之中诞生?”面对数百名地信行业的企业家,孙玉国的发问振聋发聩。

  12月28日,对武汉而言不一样。数百名地理信息企业家聚集于此,一起来聊聊地理信息产业这件事。

  测绘、遥感、地理信息……这些词对武汉而言并不陌生。在武汉,任何一个出租车司机都能跟你看看老“武测”的故事。

  泰伯网

  “武汉就是我的芳华!”孙玉国下台后对着台下武汉大学副校长鞠了一躬,因为他就是一名“老武测”(现已经并入武汉大学)人,但他的另一个身份更为众人熟知:四维图新创始人。

  这家成立了十余年的单位,如今市值已逾300亿,地信行业可谓无人不知。但如果你拉住一个市民问上一嘴,他可能并没有听过。

  为什么?孙玉国认为,地理信息的企业家,胆子还得再大点。

以下内容经过编辑整理,未经本人确认

  回到武汉时,我总是很激动。最近一部电影《芳华》很有名,而我和在座很多人一样,都是在这里渡过我的芳华。

  有句话说得好,谁的青春不芳华!谢谢GIO给我平台,让政府、企业、投资机构能够每年聚首在一起。可以让我分享我对这个行业的观察和思考。

  共享经济的核心,就是我们行业提供的

  第一,我们地理信息产业仍然是幸运和幸福的。我们是个特别古老的行业,但也会站在每个历史的风口、追赶上每次重大技术革新的风潮。

  从航天事业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共享经济、大数据,到今天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地理信息行业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像滴滴、摩拜这样的的共享经济,从技术的角度上看,什么成就了他们?有两个原因,但我先卖个关子。

  泰伯网

  我先说说什么是共享单车。共享单车不是现在才有,十年前北京就有共享单车。骑完必须送到地铁口,那时候每次都要交押金。在美国,共享单车后面加了个pos机,也在几年内就成长起来。

  这两点就是共享经济的技术核心:支付和位置;一个自行车被扔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位置来找到它,对于滴滴也是一样的。共享经济的核心技术服务,就是我们这个行业提供的。

  有个统计数字称,人们每天产生的数据中,80%都跟位置相关。但我更愿意用另外一个数字:90%。

  在手机APP互联网时代,90%以上的APP都要用到位置,我们行业的触角越来越深。正是这样,在宏观经济向好的情况下,中国地理信息仍然保持快速成长。2017年地理信息产业仍然保持了17%的增长速度,产业规模也快到5200亿。所以我们是幸运的,所有从业者的触角越来越广,我们的想象空间也越来越大。这是我要分享的第一点。

  老孙!滴滴的事应该你去干

  如果看过去的5-10年,地理信息行业所能获取数据的能力是无可匹敌的。但从过去的航天,到今天的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数据量呈百倍级增长。数据来源也越来越多。

  但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在数据获取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方面,我们没有达到几十倍或者百倍的增长,我们的变现能力也没有。尽管我们产业的规模在以近18%的速度在增长。

  有时候别人对我说,老孙!我总觉得滴滴或者摩拜应该是你们去干。我无比认同,从技术的角度这件事应该我们来干。这也是整个地理信息行业要思考的问题:在这样幸运的时代,在所有热门词汇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大数据、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我们怎么样抓住机会。

  思维必须转变:从技术驱动到行业驱动

  今天在座的企业家,肩负着企业成长的使命。投资者对你们有期望,你们也肩负着行业的成长。让我们快速成长的路,在哪?

  唯有回到创新。过去是靠技术的创新。我认为我们行业不缺少技术创新,地理信息行业在这里有最牛的教授,像武汉大学就有许多院士。

  但是仅仅有技术创新还不够,还需要商业模式创新。为什么摩拜不能在我们这样的企业家里面出现?商业的创新仍然是关键和重要的,这种创新要求我们转换思维、变换角度。

  我们有很好的技术,不能只做简单的工匠,要站在巨大的行业里思考我们的成长。拿四维图新来举例,如果我们不根植于汽车工业,手牵移动互联网,今天不足以支持300-400亿市值的公司。如果仅仅做数据,不做车联网,不做芯片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是摩拜?为什么不能是滴滴?我想重要的思考点,是我们要站在应用,站在行业去想。

  滴滴、摩拜们,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LBS公司,他们认为自己是出行公司,他们的使命是所要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例如自动驾驶今天如果实现了,那请想象一下今天的智慧城市该是什么样的?如果我们构想未来城市的模样,在未来会有多少新的机会?

  这样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应该站在行业的角度,站在最终用户需求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这是我今天跟大家的分享和共勉。感谢GIO这样的组织,也感谢刘玉璋。GIO成立5年了,从小到大,一直到今天有这么重量级的武汉市政府领导参加我们的活动。迈开这一步并不容易,GIO的成长也是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成长的缩影。五年干大事,祝贺!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程鹏:打造智能汽车的大脑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