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李维森:地理国情监测促进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在大会高端论坛上针对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做了题为《从地理国情监测看测绘地理信息的转型升级和发展》的报告,向大家介绍了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将如何带动地理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

  3sNews讯 以“抱团 创新 机遇 梦想”为主题的2013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9月15日在山东潍坊拉开帷幕。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在大会高端论坛上针对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做了题为《从地理国情监测看测绘地理信息的转型升级和发展》的报告,向大家介绍了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将如何带动地理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他在报告中也提到,希望有能力的企业能够参与地理国情监测的项目。

  以下为李维森副局长的报告文字实录:

  大家好,我就地理国情监测如何带来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发展的情况和大家交流一下。

  大家知道今年的2月28日,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8月19日,国务院又专门召开了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电视电话会议,电视电话会议上张高丽副总理专门讲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他说“这一次地理国情检查是重要的基本国情,做好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了解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对转型升级的一次重大机遇”,所以我想根据张高丽副总理的讲话精神,目前正在开始的普查和监测,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将完成普查,今后持续监测。由于这项工作在全国全面的展开,会给我们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哪些转型升级,推动我们的发展?我想从四个方面跟大家简单的的做一个介绍。

  首先,主要是将地理国情监测的情况给大家说一下。我们普查的同时要做一些监测,大家了解了普查,了解了监测,了解了基本的情况,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基础测绘做一个比较,我们就知道哪些方面需要转型,需要升级,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国情,大家都知道了,是国家的基本情况,但是是发展地理自然、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情况,从不同的角度有社会国情、历史国情、文化国情各个方面的,包括地理国情。一个国家的国情是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所以把国情国力调查清楚了,才能更好的规划和发展。

  地理国情怎么来理解?这是一个新的概念,也得到了中央国务院的认可,我的理解,我觉得地理国情简单的说就是具有国情属性的地理信息,由地理引发的国情。我们的地理信息有不同领域的,方方面面的,但是哪些是地理国情呢?就是地理本身具有国情属性,如果我们狭义的说就是地理属性,比如说我们祖国的面积是国情,但是是通过地理国情显示的,或者说我们的青藏高原等等,这些是我们的单纯地理信息就能包括国情的。还有相对比较小的,或者区域性的地理信息,就不能说是国情,比如说某一个省的湖泊,一个流域,但是当这些小的地理信息汇集到一起的时候,比如说长江的一个支流,长江在我们国家的分布也是地理国情,这样理解地理国情我认为是狭义的理解。

  更广义的理解怎么理解呢?用我们的地理信息表达国情,过去我们常说国家是地大物博,地大是地理国情,物博不是地理国情,人口众多不是地理国情,但是一分布,一表达,某个省东边密集、西边稀少,这结合起来又是地理国情,如果光谈我们资源矿产的数量不是地理国情,但是和位置一结合,和分布一结合,地理国情又出来了,从这两方面理解地理国情,地理国情的含义非常非常广。也就带来我们今后的所要发挥我们聪明才智的领域就非常的广泛。

  这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是我们进行监测最全面的,对我们国家、国情国力对地理方面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地理国情监测是在普查的基础上对自然的人文要素来监测。有关地理国情的概念和思路等等,国外有没有呢?国外没有像我们这么系统,2008年美国就有个地理信息的监测,五年规划,作为美国重要的规划之一。但是大规模的开展地理国情的普查或者把地理国情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概念,或者通过我们这么详细的数据来普查国情,我们国家是第一次。所以在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有过这方面的探索,对我们也是很受启发的。

  地理国情为什么要进行监测?我觉得五个方面给我们提出了必须要开展这项工作,一个是要准确的掌握国情国力,第二方面是要科学的揭示对社会环境影响的需要,第三是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需要。同时更是最直接的关系,是为各个部门开展专业普查的必要条件。这也是近些年来国土二调进行了全面的地理信息的服务,水利普查我们做了全面的地理信息服务,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单纯的地理监测是不够的,因为这个需求不一样,过去基础测绘提供的是一样的数据。

  同时更是这一次十八大在很多方面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战略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开展国情监测的重要的方面,比如说讲的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如果对我们的大自然不全面了解不可能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的要求,也提出新四化的要求。地理国情要开展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们前期应该说地理国情普查也好,监测也好,做了充分的准备。一个是基础测绘为监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国1:5万的数据库,经过三大实施,西部测图和海岛礁工程的全覆盖。从2012年开始每年对全国陆地进行一次更新,这在全世界来说都是了不起的。各个省开展省级的1:1万的制图,目前在“十二五”末,全国1:1万的覆盖超过50%,我们总体的目标是达到60%就实现了1:1万的建图的目标。

  近些年来我们开展的数字城市又全面的提升了我们城市的地理信息的水平,一库一平台大量的应用,这次在普查中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的天地图覆盖了全世界,各地的数据详细情况不一样,功能也在不断地拓展,也为我们普查是一个有力的支撑。

  其次,科技研发能力明显增强。近些年来我们在航空航天的数据获取方面,处理方面,制图方面,以及软件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数据获取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国产卫星的成功发射,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应急监测车的使用。

  这是我们想给大家介绍前一步,我们为普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方面普查做什么?普查核心就是摸清家底,全面普查,国务院做了要求,对普查的内容、成果都非常明确的做出了表述。对国家和地方的普查的分工也做了详细的表述。在时间上也对这项工作做系统了安排,我们1月到6月是基础的安排,第二阶段就是数据的汇总,这次提出了要确定一个普查时点,就是要在某一个时间点上,把全国的地理国情说得清清楚楚,但是如果我们960多万平方公里,我们在某一分某一秒说得非常清楚,同时拿出来这是不太可能的事件。但是人口普查就是一个时间点,这一个时间,这个孩子生出来就算,这个时间过了就不算了。比如说我们的地貌等等不会变化那么快,我们把时间点如何落实?我们用三个月的时间来落实。

  普查需要大量的经费,我们初步测算了一下,目前国家落实的经费大概是15亿,我们前不久召开了贯彻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各个普查小组和办公室专门开会了,目前各个省申请的经费加起来80多个亿,我们打个折扣估计落实60多个亿没有问题的,两年的时间,全国要100亿的投入。

  国务院18日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这次会议应该是国务院非常重视的,会议是秘书长来主持,徐德明局长对普查安排作了说明,有的省里头开到县,参加的人数是相当大的。会上请财政部的副部长做了发言,请陕西省副省长做了发言。主要目的就是讲要求全国各级财政部门要大力支持地理国情普查,陕西省的省长就如何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把普查工作做好做了发言。

  这次普查总体方案我们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明确的要求,一个是全面,第二是客观,第三是科学,第四是准确。这是我们测绘的特性,也是这次普查成果的一个要求,我们的数据是要客观的查出来,而不是汇集起来,不是简单的各级政府报出来的。同时我们的方法一定要非常科学,把现在的高新技术传进去。

  这次普查的数据源是这样考虑的,就是优于1米的数据为主要数据,要充分利用我们1:5万的数据来做。普查的精度指标,应该说目前这个指标是所有普查里面最高的,因为我们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做这项工作一定要拿出高精度,所以我们的普查的精度要求全国范围是1:1万精度的。就山区难以满足1万的,数据源不好的我们放宽到1:2.5万,像个别地区,喜马拉雅山地区,可以放宽到5万,任何省市在放宽5万的同时必须一事一报。

  普查什么东西?这是我们的核心,普查的内容我们制订了一个普查内容和体系,12个大类,54个小类,112个三级类,现在已经印发了。12个大类就是耕地、园地等等这是12类。我们耕地再划到水田和旱地,然后再往下扩展。举一个例子我们说的水体是一大类,但是水体有各种来表现,河渠、湖泊、库塘,河渠还可以分河流还是水渠,这样逐级的分,但是从国家来说,我们大部分要的数据是一类和二类,三类一部分需要,但是我们省市做的时候还是要分到三级和四级,通过这次普查,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很多省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有实力的省市,所以我们就给他们留下了一个发展的空间。这一次是全国到各省市,数据编码都是一致的,这样便于全国任何一次的统计非常清晰。

[page]  耕地定义怎么数,怎么分类都有详细的解释,园地、林地、草地、房屋建筑区、道路、构筑物、人工堆地,荒漠与裸露地表水表、地理单元及界线,这12大类,这个我们都有专门的教材。

  普查工作的具体内容首先是正射影像,做影像图,在这个基础上制作普查底图,这个就要把我们现有的来做一个应用,然后根据普查底图制作的情况,必要的要到外地核查,所以内外要一体化。今天我们上午开的展览,很多内外一体化的工作已经很多很丰富了。然后是内业编辑,建立起数据库,通过数据统计和汇总进行上报。

  在数据普查的基础上,我们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我们过去不了解,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我们一开始把这个统计定位在一起了,所以我们就分了一个基本统计和分类统计。基本统计就是我们通过普查就能够直接获得的数据,我们叫基本统计,这个结果今后向领导小组汇报以后,要正式发布。因为我们地理国情不单单是就地理信息而分析地理信息,要和国民经济的各项数据结合,所以和相关的数据进行整合以后的统计分析,这是我们综合统计分析的内容,这也是普查以后的第二步工作,这个工作在2015年以后开展,目前这个工作在研究之中,我们希望把这块研究得更清楚一些,而且和国民经济,特别是十八大提出的国务院和相关综合部门提出的对于生态文明、城镇化密切相关的进行研究,最后做出科学的分析。

  从哪些方面呢?比如说空间分布、地表覆盖格局、覆盖的程度、通达性、以及相关性方面,我们就想综合统计分析要出很好的报告,怎么来反映地理国情的优劣、好坏,可不可以用一个数据单纯的来反映呢?我们正在研究一个地理国情指数,大家知道在CPI指数有一些,我们目前是想设定研究出地理国情指数,目前想考虑这几个方面:生态的协调性指数、城镇发展指数、基本的公共服务和均等化指数,区域经济潜能性指数,这些都与地理国情密切相关,我们结合起来想出一个地理国情指数,这个一发布就知道自然生态的好坏、优劣。

  综合统计分析是基本统计数据与经济数据、人口数据,社会等国情数据结合的统计,用地理国情指数来进行分析,使综合统计分析与国情结合的更加紧密。

  为这次普查,我们专门制定了普查实施办法,这个由国务院领导小组审查通过,已经印发到各个省了,这是我们普查的制度,大家要遵循。

  为了普查,我们制订了一系列的技术规范,没有技术规范是无法开展工作的,做了很多的技术标准,通过对普查做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不仅有二级检查,一级验收,而且要全过程的普查。

  这这次普查我们很早开展了普查试点,2012年的11月就选择了十个省进行了试点,今年又选择了剩下的省份,目前所有的省份都开展了试点,而且普查的试点和设计的方案和技术表现是吻合的,包括成本和进度,通过试点我们做到了基本上心中有数,感觉到用一年半的时间把普查工作做好,应该说是有决心,有信心,有充分的能力能完成,全国统一行动不是很简单的事情。

  这次也要求我们所有的普查人员需要培训以后上岗,我们对全国进行了全面的培训,对各个省培训了师资,现在各个省通过师资在各省开展培训,我们希望把有能力的企业吸收进来,因为我们普查总体是开放的,以测绘系统为主,但是我们有实力的企业积极的参与,很多省靠自己的队伍是做不完的,希望大家密切的关注这方面,普查的培训教材已经发到各个省,同时专门出版普查教材,这是我们信息地理发展的新的动态,我觉得大家企业的反映度非常快,追求新生事物也非常快,这项工作我们紧密的追踪。我们开展数字城市的时候,这个带动了整个企业的参与,这个投入量很大,我们下一步准备全面的介入到我们数字城市的应用当中去,普查后续的发展会更大。

  国务院专门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由张高丽同志担任普查小组的组长,普查办要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所以国务院规定,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成立办公室,同时我们成立了普查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在科学的重大技术问题上进行咨询。同时这次普查究竟出多少成果,也都明确的提出了。要出相关的系列的报告,要建立一系列的数据库,因为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要支撑我们相关的运行,同时要出一系列具有鲜明特点的系列的地图,这个地图就跟我们过去的图有很大的区别,目前也是在研制之中,这是我们普查的基本情况,同时我们也开展了相关的监测,我们要摸清家底,全面普查是我们的任务,持续发展是我们的职责,长期的监测任务会更重的,我们在普查的同时选择四个方面的。生态文明方面我们选一个沙漠变化监测,这一项工作是财政部门需要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地区自然生态监测,自然生态的变化来确定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国土空间格局方面对城市格局的变迁,重点要素的检测。重大工程方面,比如说三峡库区,南水北调沿线的工程等等。

  经过这次普查我们还要确定出地理信息方面今后监测的频率,目前一个初步的研究,我们感觉到这个频率,因为这个频率要和相关部门相结合,哪些地形地貌,那些需要多长时间的监测,我们有一个监测周期和内容,同时对一些典型的区域也做出了一些分析。

[page]  这是我们前期的基本情况和普查监测的工作,核心就是需要我们共同研究的,我们这一次普查,对它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已经有一个试点,有一个尝试了这些对我们信息发展,过去的基础测绘往这方面转有哪些变化,为什么考虑转型升级呢?

  一方面是国务院领导,张高丽副总理做了讲话,我们已经在报纸上登了。张高丽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摸清地理国情家底,准确把握国情国力,科学揭示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准确掌握、科学分析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这次普查是对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地理国情进行的一次多要素、全覆盖无缝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首创性工作,也是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实施难度大。上次我在局长座谈会上就讲了,这次风险很大,我讲五大风险,即便很顺利的实施了,最后的数据是全国的数据,任何一个省,任何一个市出了问题,数据就出不全了,这个出不来,省市都有什么因素呢,比如说做完了质量也不行,这项工作难度要比我们过去任何的重大项目难得多得多。

  张高丽同志还强调,各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普查中要发挥主体作用,承担重要任务,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调整组织结构,这些都是对我们转型升级的要求,完善体制和机制,培养锻炼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保障发展公共服务、应急救济、依法监管能力,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再上一个新台阶。

  张高丽的讲话确实是非常透彻,我们要转型升级,是从哪儿转型?是基础测绘向地理国情监测转型,这个我就不多说了。测绘也从过去传统的模拟的向信息化体系发展,而且发展的非常快。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基础测绘有一个很典型的几个方面,我这个归纳的也不是很全,一个是客观性,我们地表是什么情况,我们过去测图是一定的比例表现出来,500的,表现详细一些,5万的稍微粗一点,过去我们经常强调一图多用,现在我们看一图多用是满足不了方方面面的需求了,只能满足大家基本的需求,缺乏针对性,同时大家都知道测图有规范,是有严格的规范,就不能灵活的表达,所以我们测了这么多图,做了这么多成果,我们地理国情普查的时候,谈的第一天就随便问了句,你们知道全国的荒漠化面积是多少?问了几个数字,如果从我们基础测绘的工作,我们是不统计这些数的,我们地表是什么就测出来,谁用谁统计,同时荒漠化的界线和我们过去的边界,我们过去是和任何部门不见面的,你觉得能用你就用,你觉得定义不一样就不用。这一次地理国情的普查的核心用最简单的话说,一个是识别地类界,这个不同的部门对这个界线,林业和土地有不同的监测,农业和土地有不同的界线,我们要非常聪明的,既要把各个部门充分考虑界线的考虑,同时又如何客观的来看这个过去的图是这三方面。我们在地理国情监测方面一个是功能多了,我们不仅要测而且要分类统计,分类统计以后满足需求就非常方便了,而且是动态的持续更新的。

  要谈转型升级,从我们最近几年来做的重大工程看一下我们国家对测绘地理信息的程度。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几个工程,数字城市、天地图、1:5万数据库更新,1:5万与1:1万数据库全国联动更新。这项目都是投资五个亿以上的项目,这个项目是党组决定开展的,财政部门给予支持的,国务院领导给予肯定的,这个事干不干是我们自定的,财政部门认可就给你经费支持,这是第一类。第二类是国务院同意在发改委立项,发改委来立项来实施的,第三类是中央批的,我们是国家牵头组织实施的,目前有两个项目,一个是西部测图工程,国务院批准,财政立项我们开展的,一个是927工程。地理国情监测是国家的项目,这个项目不是测绘的项目,是国务院的项目。

  我们在需求方面有很多变化,也要考虑转型升级,我们由静态向动态发展,过去的被动向主动发展,测绘数据生产向地理国情服务发展。

  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下面五个方面,我们地理国情监测以后,我们看这五个方面的转型升级到底要做什么?分别是技术、服务、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人才队伍方面的。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转型升级,这个还需要大家深入的思考,一个是一体化实时获取技术,这个不提升,不转型我们跟不上的,过去我们对遥感的解译分析不行,我们现在用遥感数据就可以判别出是什么东西了,所以我们这次也要采购大量的遥感解译软件。再就是云计算技术,如果没有云计算技术是运转不开的,同时我们要在多个端点要进行汇集,要进行整合,进行统计。再就是统计分析技术,统计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学科,既有基本统计又有综合统计,统计是按照一定规律和要求进行统计的。我们同时还需要有图文并茂撰写高水平的工作报告,这也是当前的一个难点,必须要有方方面面的人才。

  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转型升级,我们这四方面要抓紧转型,过去的被动服务,你要就过来领,我们要向主动服务转型。同时要静态服务向动态服务,这个我们已经在转,转得还不够。服务要从后台走向前台,过去都不知道是谁做测绘的,过去是水利普查,我们地理信息提供了以后了最后是水利的,现在这个地理国情是直接成果,不简单的是基础测绘了,我们的服务必须要从后台走到前台,就和大众、和政府、各方面直接见面。测绘地理信息生产方式转型升级,过去是单纯的测绘业务链转向综合业务链,现在地理国情普查不只是测绘的了,要按分幅按比例尺生产转向按需求,按地理行政单元生产。

  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也在这四个方面要转型,一个是封闭型的管理,测绘过去管理就是很封闭的,我们就管范围之内的,开放式的去转变,技术型的管理向综合型的管理,对于地图的监管要对地理国情的监管,这是我们要求更高的一块。生态文明通过地理国情表达出来了,一旦这个地方遭到破坏,到底变化的合理不合理,变没变我们知道,变得合理不合理,就和相关政府的法规、制度相结合,起到了地图的监管向地理国情信息监管转变,测绘地理信息职能向地理国情监测的转变。过去我们测绘局的时候,地理信息大家参与的比较多,各个部门都有职责,现在非常明确了,国务院也是在机构改革时期,下专门的文件,更名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这也是对统一职责的明确。

  测绘地理信息人才转型升级,这个是更为迫切的。最近我们地理信息中心和研究院要尽快的招一些相应的人才,一个是遥感解译的人才很少,因为在西部测图之前,遥感影像用于测绘还不太可能,只有到了高分辨率以后才能用于测图,现在不仅测图要遥感解译,跨学科的复合人才和综合人才。地理国情监测上面需要的交叉学科的人才是非常多的。

  地理国情监测必将推动测绘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极大地发展,测绘转型升级发展,这次的地理国情的普查和监测,核心等于地理国情监测,必将对转型升级,是一次重大的机遇,也必将全面的推动我们地理信息产业的更大发展,我们企业在这次的普查和机构的监测中一定会有更大的空间,有大家施展聪明才智的空间和用武之地,我就用很短的时间把这个情况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谢谢大家。

  (此为报告人现场发言速记记录,未经报告人本人审核。)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