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郭仁忠:从挑河工、民办教师到院士

挑过河工,干过民办教师,法国留过学,大学做过副院长……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请跟随记者的笔触,一起回首那段难忘的岁月

  挑过河工,干过民办教师,法国留过学,大学做过副院长……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请跟随记者的笔触,一起回首那段难忘的岁月——

  1月3日9时50分,记者从广州乘“和谐号”、再转地铁,赶到了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副主任郭仁忠的办公室。“别急,郭院士正在处理特急文件”,工作人员看到记者气喘吁吁,递上一杯茶安慰道:“今早一上班,他的电话和手机就没停过。”

  由于当时没有高考,高中毕业的他只得回家务农,插秧、割麦子、养鸭、挑河工

  高大清瘦、棱角分明的郭仁忠,出生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大冈镇野陆村,家中兄弟姐妹共5人。他生于1956年,排行老四。“那个年代,大伙都不富裕,家里过得苦巴巴的,经常吃不饱。”“父母虽都没读过书,但我在6岁就被送到村里的小学,比一般城里的孩子读书还早。”郭仁忠说。

  也许当地水土养人,也许老天特别眷顾,虽然乡村学校条件很差,到了本村的野陆农业初级中学时,课程还只有语文、数学两门,但郭仁忠的记忆力特别好,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真没想到,我家乡的大冈中学竟然找到了毕业时的自我小结。”郭仁忠说,前两天,当年就读大冈中学高二(3)班的同学告诉他,学校教务处找到了他1972年高中毕业时的一份自我小结。

  在这份手写的、极具时代特色的小结上,班主任周斌铨老师给出这样的评价:“该生学习成绩全优,理解问题的能力强,并能发扬互助精神。”

  “其实,青葱岁月,我没有远大志向。”郭仁忠说,由于当时没有高考,高中毕业的他只得回家务农,插秧、割麦子、养鸭、挑河工。“回头想一想,这一段艰苦岁月对人生成长其实是很有好处的,这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优势。”

  1973年,郭仁忠到野陆农业初级中学做民办教师,教语文。面对这份职业,郭仁忠非常珍惜,决定一辈子做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时,郭仁忠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上填报了江苏师范学院。

  谁知,“无心插柳”的郭仁忠因为也填报了原武汉测绘学院,“歪打正着”地被该院地图制图系提前录取,人生也因此改变。

  每天早上起床号一响,就第一时间冲向图书馆,抢占自学的“有利地形”

  “填报武测事出有因。”郭仁忠说,武汉是华中重镇,地处中国最关键的内陆经济腹地,通达四方,辐射全国。少年时期,因小学课本《武汉长江大桥》一文,他对1957年10月建成通车的长江第一座桥梁——武汉长江大桥印象非常深刻。于是,郭仁忠毫不犹豫地填报了非常陌生但自认为目标适度的武汉测绘学院。

  22岁那年,第一次远离家乡、走进武汉测绘学院的郭仁忠,即刻被眼前的学习场景所感染。“经历了10年动荡坎坷,同学们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1977年,中断10年的高考得以恢复,首次招生的对象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同时,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周岁,婚否不限。

  在他的同年级同学中,郭仁忠年龄属中间,同学之间年龄相差10岁不足为奇,有些同学已经结婚,拖家带口过日子,父子同读书的也不少见。“但是,这帮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点。”郭仁忠说,这一批人在学校如饥似渴地看书,从教室到图书馆,从早到晚,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地用功。

  在郭仁忠读大学的时代,正是思想解放运动的滚滚春潮打破坚冰之时,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号角刚刚吹响之际。在那样的历史时刻,郭仁忠这些学生像年轻的士兵接受战火的洗礼一样,在拨乱反正的时代氛围中奠定了独立思考的群体气质,更加坚定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

  郭仁忠至今还记得,每天早上起床号一响,他们就第一时间冲向图书馆,抢占自学的“有利地形”后,才去出早操,然后洗漱、吃早餐,再后是晨读、上课,说是“起五更睡半夜”也不过分。“1978年,著名作家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一文在《人民文学》第一期发表后,学习陈景润,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攀登科学高峰,成了我们青年人的心声。”郭仁忠回忆说。

  1982年,郭仁忠获原武汉测绘学院地图制图学士学位,1984年获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图制图硕士学位。1989年,留校任教的郭仁忠去法国留学,1990年获法国Franche-Comte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

  1994年,回国后的郭仁忠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完成测绘学博士后研究,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同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96年被评为湖北省中青年专家,同年入选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信息系统上线初期,因新旧系统兼容性问题导致运行困难。面对流言蜚语,真是毅力、韧性和心理素质的历练

  “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深圳则是我的福地。”1996年盛夏时节,己在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土地科学学院任副院长的郭仁忠,被求贤若渴的原深圳国土局“挖”到了深圳,任深圳市规划国土信息中心主任。

  “把权力交给电脑,用电子技术来规范政府行为。”全程参与了深圳规划国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郭仁忠,回首往事,其中的酸甜苦辣,令人唏嘘不已。

  郭仁忠娓娓道来:深圳自成立特区以来,尤其是在1988年开始土地有偿使用之后,土地市场发展很快,如果用传统的手工管理难免出错,日后可能还会带来很多问题。政府信息化是城市的“软环境”,运用电子手段来规范管理,不仅可以减少失误,而且能大大提高效率。

  郭仁忠告诉记者,1998年,他主持完成深圳市规划国土管理信息化工程,建成我国第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大型分布式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首次实现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下千人以上的大规模联网协同办公。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我国国土资源管理领域第一次拿国家奖。2001年,国土资源部在深圳召开第一次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会议,这是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的首次全国总动员。

  “其实,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份艰辛,痛苦只有经历者自己知道。”郭仁忠回忆道,“信息化运用初期,有些人不理解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还有人拒绝参加电脑培训,特别是全市规划国土管理信息系统上线初期,因新旧系统数据兼容性问题导致运行困难时,嘘声四起。面对冷嘲热讽、流言蜚语,真是毅力、韧性和心理素质的历练。”

  他说,原深圳国土局推广运用信息化以后,文件审批时间平均缩短了9个工作日,而该局当时每年审批的20万余份文件涉及的投资或资产运作均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国土资源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科基础,通过对以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等为主体的各类高新技术的集成创新,完全可以形成完备健全的国土资源科技支撑体系,服务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服务于国家的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郭仁忠对国土资源科技发展的未来充满信心。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2013年物联网都有哪些大事件?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