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清华同方赵英:“唤醒”沉睡数据 让城市智慧起来

2014年被业内人士成为“智慧城市落地元年”,智慧城市如何落地?在政策推进过程中面临怎样的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智慧城市的机遇和挑战?日前,记者采访了清华同方物联网应用产业本部技术总监赵英女士。

  自2013年住建部和工信部分别公布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之后,全国已经有41个地级以上城市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概念,80%以上的二级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而2014年更被业内人士成为“智慧城市落地元年”,智慧城市如何落地?在政策推进过程中面临怎样的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智慧城市的机遇和挑战?日前,光明网记者采访了清华同方物联网应用产业本部技术总监赵英女士,她就外界关心的问题分享了同方的一些经验。

泰伯网

  清华同方物联网应用产业本部技术总监赵英

  赵英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很多地方不再关心智慧城市具体能建设哪些内容,而更关注智慧城市能为城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而清华同方也在转变,“清华更务实一些,我们钻研技术的工作做得多一些,技术的高度、深度、理念、方式和产品方案都很出色,但是在资金和商业模式方面,我部门以前想的不太多”,赵英表示,我们现在更重视商业策划,光有技术和理念是不够的,需要利用资金和运营等多种手段将优秀的技术方案盘活。

  谈到智慧城市落地过程中的瓶颈和困难,赵英说,最大的问题是不同部门间数据整合工作不畅,“形成了信息孤岛”,城市中有了应急、安全的运行图,有了交通运行图,但一张涵盖各个领域的、整个城市的运行态势图很难做出来,其中数据整合力度不够成为最大的障碍。

  与此同时,部门内部或者企业内部的数据整合也存在问题,以公交都市工程为例,之所以一些智能公交系统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除了技术层面的业务规范性问题之外,公交集团内部的数据整合也存在短板。所以,“找到他的痛处”非常重要,只有切实的提高其营运收入、提高盈利水平,才能真正打动这些企业和部门,让其乐意将数据共享出来,自发的去整合。

  数据整合的另外一个难题是规范和标准的缺失。技术层面中有一个数据分类的问题,数据有结构数据、半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或者分为空间数据、非空间数据,不同类型的数据在存放和管理又涉及不同的厂商。赵英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立法工作和规范制定,一方面通过法律手段保证数据不被滥用,另一方面也能够消除数据整合的壁垒。

  她提出,数据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认可,作为一种资源,是否可以建立合理的交易方式,促进数据的共享与公开。

  目前,同方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城市运行体征管理”理念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以同方数据资源管理体系为基础,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公众服务、公共安全、政务管理、资源统筹五方面,构建智慧城市指标体系,驱动“城市运行体征”管理创新,时时关注城市生命线的关键要素,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平稳、有序,提升城市管理者与市民群众的科学决策水平。

  赵英表示,“智慧”来源于数据,政府信息化建设这么多年来,还有很多的数据“沉睡”在那,同方要做的就是要“唤醒”这些已经沉睡的数据,对下一步的决策分析提供支持,为智慧城市指标体系的梳理奠定基础。 (战钊)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