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DigitalGlobe创始人:WorldView-4将扭转高分影像商业化困境

WorldView-3卫星打破了多项世界纪录,如今,WorldView-4卫星也要来了。

  2014年8月13日,WorldView-3卫星成功发射。WorldView-3是第一颗多负载、超高光谱、高分辨率的商业卫星。时隔两年,WorldView-3卫星依旧蝉联商业遥感卫星分辨率最高的名号。据悉,WorldView-3卫星是DigitalGlobe公司发射的第六颗商业卫星。

泰伯网

  日前,DigitalGlobe公司创始人兼CTO沃尔特·斯科特(Walter Scott)透露,WorldView-4卫星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择机发射。

      据悉,Worldview-4卫星是第三代对地观测卫星,设计寿命10-12年,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可实现每三天一次的全球重访率,最高分辨率可达31cm,搭载的望远镜名为Geo Imaging System-2,预计该卫星的成本共计8.35亿美元(包括发射与保险费用在内)。

      实际上,WorldView-4卫星并不是WorldView-3卫星的升级更新版,而是由GeoEye-2卫星更名而来的。据悉,该卫星原定2014年发射升空,但由于WorldView-3卫星具备多波段短波红外系统、多光谱系统等功能,GeoEye-2卫星的发射计划被一度搁置。2014年7月,GeoEye-2卫星正式更名为WorldView-4,以延续WorldView系列卫星的品牌影响力。

      尽管WorldView-4并不具备WorldView-3卫星的多项优越特性,并未实现质的突破,但却具备一项显著优势——可面向美国政府之外的其它政府销售。实际上,作为Digital Globe公司主要客户,美国国家空间地理情报机构(NGA)此前曾对WorldView-3卫星的强大能力有所保留,并要求其它机构要谨慎使用WorldView-3卫星影像,造成了WorldView-3卫星的高分辨影像的商业化程度不高的现状。

       因此,无论是Digital Globe公司,还是业界都对主打商业应用的WorldView-4卫星给予了厚望。今年1月,该公司曾透露,来自非国防与情报部门的用户针对WorldView-3与WorldView-4,已预订了约2亿美元的高分辨率影像合同,此外,许多国家也表示了对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兴趣。

      显然,WorldView系列卫星的实力不容小觑,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对手也希望能在商用级卫星影像市场抢占更多份额,但却很难在一两年内达到WorldView-3卫星的高分辨率。

      以下是国外媒体对沃尔特·斯科特的采访实录。

  记者:DigitalGlobe公司以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领域的技术创新闻名于世,DigitalGlobe为对地观测领域带来了怎样的价值主张?

  斯科特:DigitalGlobe公司做出的重要成果之一,正是在于为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使其能够信心十足地开展针对地面的活动。当然,这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那个,少不了我们提供高分辨率数据的能力——能够帮助用户了解地面正在发生的事情,也少不了及时提供数据的能力——能够满足用户及时响应的需求。

  实际上,我们最快可以在采集数据后的12-13分钟内,把数据发布到网上——通常而言,仍需要不到两个半小时的时间。目前,我们也逐步利用平台技术,将大规模的数据分析变为可能。

泰伯网

这是WorldView-3卫星拍摄的影像

  记者:请您谈一谈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射的WorldView-4卫星。

  斯科特:WorldView-4卫星计划于今年9月发射。一经成功发射升空,DigitalGlobe现有的30cm空间分辨率的卫片供应能力将会加倍。

  双星组网可实现的精度意味着,从数百英里太空外定位地表上的某点,甚至足以定位到一个比一辆雪佛兰SUV还要小些的物体。换言之,等同于从1英里以外的地方瞄准一枚一角硬币的边沿。

  30cm分辨率是可获取的商业卫星影像中最优质的成果,同样,定位精度之高也是行业翘楚。卫片有分辨率与定位精度这两项考量标准,无疑,基于两项标准上的优异表现,DigitalGlobe的产品具有了较强的竞争力。

  记者: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出发,DigitalGlobe未来是否会考虑将卫片数据免费提供给大众?

  斯科特:实际上,我们曾在许多情况下免费提供了数据,诸如在厄瓜多尔地震后,通过数据众包的形式援助了灾民。

  与此同时,我们也面向许多研究机构开放数据,助力监测气候变迁,为发展中国家运送疫苗或是普及互联网提供人口数据支持。近期,DigitalGlobe与NVIDIA、In-Q-Tel开展合作,为的正是共同推进公益事业的发展。我们希望通过DigitalGlobe基金会能够为更多的机构提供免费数据,供其参考学习。

  话说回来,我们终究是一家企业,需要将斥资数百亿美元发射到太空的资产变现。因而,完全免费开放数据并不现实,但我们仍会向特定机构提供免费数据,同时正常经营,以确保股东们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

  记者:卫片的价格似乎史无前例地跌入谷底,DigitalGlobe将如何重新定位,以维持现有的盈利水平?

  斯科特:实际上,卫片的价格并没有跌入谷底,你看到的也许只是一些低端的卫片产品商品化趋势在加剧,价格日趋低廉。但是如果用户坚持选择高分辨率影像,那么依旧需要搭载大相机的大卫星才行。遗憾的是,在高端的高分辨率卫片领域,尚未实现商品化。

  记者:近期听说 DigitalGlobe的战略发生了转变,也计划向微小卫星领域进军了。 您基于哪些理由做出了上述决定?您如何权衡大卫星与微小卫星这两个板块的业务?

  斯科特:在我看来,1+1等于3。大卫星提供了高分辨率与大覆盖率,小卫星提供了中分辨率与高频次,诸如用户可以借助二者开展情报搜集应用,这二者又是缺一不可。

  举例而言,如果你在一大片区域中关注某物,那么高分辨率卫片足以让你找到它,并可以监测它,而中分辨率卫片可以高频次则可以覆盖该区域。如果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又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此时,高分辨率卫片可以满足你近距离一探究竟的想法,这就让用户节省了决策时间,并提升了观测地球变化的速度。

  显然,二者相得益彰而并行不悖。有了这两者组合,你可以做更多的事,缺一则不可。微小卫星带来的是低分辨率卫片,如果没有高分辨卫片的辅助,即便面对高重访率的影像,你也会茫然不知所措,因为你不知道究竟看到的是什么。显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二者结合在一起,珠联璧合,省了你再费心思猜测了。

  记者:目前,地理信息行业正在经历着剧变。您认为什么才是最具颠覆性的商业模式,足以驱动整个行业的变革?

  斯科特:我认为应该是由云服务驱动的数据获取的大众化。如今,用户无需拥有一个像样的IT部门,就可以处理海量的数据集了。因此,从数据获取的角度而言,公有云的出现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另一个重要趋势正是,在云服务的生态圈里,公有云的用户享受的服务与大企业别无二致,这就使得数据的交叉获取变得更加容易,也就加快了协同作战的进度。无疑,再小的用户,也可以站在巨人,甚至许多巨人的肩膀上了。

  值得一提的是,DigitalGlobe与亚马逊网络服务部门(AWS)针对数据获取展开了合作,用户可以获取到1999年以后的DigitalGlobe卫星影像数据,甚至还包括社交媒体、第三方在内的其它渠道的影像数据。这样一来,用户可以在亚马逊云平台上任意开展影像分析工作,而无需任何数据存储器,这是订阅式服务,涵盖开发层与应用层的服务。

  记者:在社会问题方面,人们逐步发现地理信息技术的身影无处不在,您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

  斯科特:如果你想生产地理信息数据,在过去,你必须是一名精通多门学科的行业专家。如果你想从卫片中提取出有价值的数据,你必须要理解遥感技术,还要懂得数据科学——显然,这就构成了地理信息技术大众普及过程中的一道道障碍。

  为此,我们做出了很多努力,尽量降低了地理信息领域的技术门槛,甚至还引入了Maps API——这是与Mapbox的合作产物,使得开发者们只需敲出一两行代码,就能获取到世界上最精准且无与伦比的地图,并可以处理分析超级海量的数据。

  记者:您如何看待新的商机?

  斯科特:当然,我们从DigitalGlobe的核心用户群——政府与能源领域中仍发现了不少的商机。尽管各国能源机构正面临着成品油价格下调的风险,我们却依然通过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方式,维持了能源领域的业务占有率。

  如今,我们已逐渐意识到,那些以往从未涉足过的领域的应用将会为我们创造源源不断的商机与价值。因此,无论是彭博社网站上提供建筑施工索引的Spaceknow公司,还是从事大规模森林调查的Inteloscope公司——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卫星应用新领域,却贡献了强劲的增长率,尽管基数不大,但增势迅猛。(编译|泰伯网 龙薇  来源:Geospatial World)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空间产业一周要闻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