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南极测绘队员新建南极科考站选址记

中国第29次南极科考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南极罗斯海“维多利亚地”区域为我国选取继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之后第四个考察站站址。

  新年伊始,我国第29次南极科考取得新成果——新建科学考察站选址基础测绘工作圆满完成。这一消息被多家新闻媒体广泛传播。这一任务是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派出的测绘队员吴文会、侯雪峰等人历尽艰险,共同完成的。他们在远离祖国家乡和亲人的南极,以出色的工作成绩,向新的一年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泰伯网

  中国第29次南极科考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南极罗斯海“维多利亚地”区域为我国选取继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之后第四个考察站站址。为此,测绘队员经历了南极高纬度地区的雨雪风霜,经历了野外宿营的艰辛,经历了野外测绘的疲惫,踏遍了新建站区域的每一块土地。与此同时,他们还完成了该区域的航空摄影、GPS点布测、像片控制点测量、断面高程点测绘、地质调查和取样、待建码头区域调查等工作,并协助完成气象设备安装,指导完成近岸水深测绘。

  中国第29次南极科考紧张进行之时,中国在南极选取新建科考站地址的工作同时在维多利亚地、毛德皇后地和中山站至昆仑站的中间地区展开。

  2012年12月30日早8时,雪龙船到达预选建站区域10海里的海域停泊,测绘人员在领队的带领下踏勘建站预选区域。经过空中巡视和地面重点巡视后,现场召开讨论会,确定将“预选建站Ⅰ区”作为调查的重点。随后,测绘工作组开始向陆地空运仪器设备和物资并开始工作,完成了3个GPS点选埋、宿营帐篷搭建、气象仪器安装和大气样品采集。新建站区域位于罗斯海西岸的一个独岛上,南纬74°50′—74°57′,东经163°35′—163°46′。岛屿陆地面积约50平方公里,南北走向。岛屿北侧、西侧和南侧均为冰川,东侧毗邻罗斯海。在“预选建站Ⅰ区”内约有平地2.2平方公里,应该是海底的沉寂区,直径200米以上的淡水湖有三个,其中最大的湖泊直径400多米并和南极大陆冰盖相连,地表上全是大小不等的河流石,通行条件极差,全地形车不能使用。岛上阿德雷企鹅非常多。

  2012年12月31日,天气晴朗,风力在4级以下,天公作美,真是一个航空摄影的好天气。9时50分,海豚直升机呼啸升空,按照预先设计的航线开始了航空摄影,共飞行了2小时30分,完成了24条航线的摄影工作。下午和晚上在船上进行数据导出、格式转换、计算机预览、像片打印等环节的数据整理备份和检查。选出重点建站区域的像片进行全野外控制点布设,大家一直忙到2013年元月1日凌晨,在繁忙的工作中辞别了2012年,迎来了崭新的2013年。

  新年的第一天,科考队安排测绘工作组乘小艇上岛进行像片控制点测量。由于雪龙船停泊地距岛较远,用了1个半小时才到达。晚上,临时党委召开会议,听取工作组工作汇报,考虑到国内14日要召开新站建站领导小组会议,急需现场数据,要求一定要在10日前上交现场数据。时不我待,测绘工作的重要性越发显得突出。

  1月2日大风,雪龙船上的直升机不能起飞,加之海上涌浪较大,小艇不能航行,选址队员只好休整。但他们利用一天两夜的时间,通过不同的软件验证和电话与厂商联系,解决了测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由于时间不等人,工作组决定采用现有的直角坐标,以当时的海平面为“零”点的起始高程,开始下一步测绘工作,回国后再进行转换。

  1月3日早上大风达每秒12米,工作组顺利地开始了像片控制点野外测绘工作,该测区的刺点目标只有独立石,石头遍地都是,确定一个目标非常困难。大家在石头上跳跃了一天,才完成了二十几个点的工作。

  4日上午阴,下午大风,傍晚雨夹雪,队员们坚持了一整天的野外测绘。经过了前一天的磨合,大家对地形条件、像片比例尺、不同地物在像片上的色彩等基本熟悉,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完成30多个点。晚上,由于气象条件不允许,直升机无法起飞,小艇更是无法上岛,工作组只好在陆地宿营。宿营地只有两个简易的帐篷,几张防潮垫和六个睡袋,只能3个人住在一顶帐篷中。帐篷虽然挡风,但是落了很多雪,帐篷内铺了两层防潮垫还是很湿,加上三个人在双人帐篷中实在是太过拥挤,没有办法平躺,只能侧着睡。

  5日凌晨4时30分工作组就开始了工作,虽然饥寒交迫,但大家热情高涨。8时,船长在高频电话里提出,要用直升机送食品。这时大家分散在相距1公里左右的三个地方过于分散,于是提出坚持干完回船一起休整。就这样坚持到11时完成了计划内的测绘任务。13时15分他们才回到船上。

  6日上午,工作组对预选建站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描述并提取了不同的地质样品6处。对选取的预选建设码头地点进行实地调研。下午,临时党委成员上岛,立起一块新站选址纪念牌。南极科考,测绘先行。测绘人经过八天的日夜奋战,终于为南极新建科考站建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吴文会)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车联网:智能交通新体验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