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双目ADAS准备在智驾市场中弯道超车了

你会买更先进的视觉ADAS设备吗?

  之前,在3sNews对腾讯神眼的报道和评测中,本质上是对单目摄像头视觉ADAS设备进行了介绍,而单目视觉ADAS除了腾讯神眼,市场中还有Mobileye系列产品。与此同时,在市场中,搭载双目摄像头的ADAS也悉数亮相,除了少数车厂,还有Mobileye在CES 2016上谈到了双目的技术方案,我们还和中科慧眼科技(以下简称为“慧眼科技”)的创始人姜安聊了聊他们正在做的双目ADAS设备。

  双目ADAS和单目ADAS,差别于何处?

  姜安向3sNews做了如下介绍。

  单目ADAS主要依赖于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即通过摄像头拍摄的画面,识别出前方所“见”是什么,然后评估驾驶行为是否规范,以及危情风险的大小,进而为车主或汽车提供决策;同时,单目ADAS在后台需要建立庞大的识别数据库,例如不同道路、路牌、车型、人、动物还有其他物体,都需要根据其特征建模入库,以便单目ADAS在运行中调取数据、匹配然后给出评估。

  单目ADAS市场中,Mobileye经过在国际市场十几年的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识别数据库,并以芯片级方案,服务于前装和后装车机市场,其在单目ADAS市场中保持比较领先的位置。

泰伯网
基于双目ADAS获得的深度影像(右)

  双目ADAS基于人眼视觉或3D电影的双机位拍摄原理,做到对三维空间的进一步感知,并让ADAS识别前方道路信息和各种障碍。双目ADAS无需建立用于设备有效识别信息的模型数据库,而是从提取到的三维空间信息中,判断前方的道路的各种情况。

  双目识别有两大难点。其一,是对双目视觉影像结果的匹配,即如何将两个摄像头拍摄的带有空间深度的影像,进行合成处理,从而ADAS设备能达到相对更高的识别精度。其二,是对双目摄像头的数据处理,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为支撑。慧眼科技通过学术和实验积累,以特定算法(MPV)和芯片级解决方案攻克了上述两大难题。

  姜安强调,无论单目ADAS还是双目ADAS,从技术原理到应用各有其优劣势,单目ADAS更依赖于企业长时间对模型数据的积累,纵有后来者却很难追上同类领先者;双目ADAS则比拼核心的技术力。但更重要是在于结合实际驾驶情况,以合理的规则和优良体验,真正帮助车主提高驾驶安全。

  面向市场,“双目ADAS正在弯道超车!”

  在姜安看来,双目ADAS同样迎来着后装与前装两大市场的机遇。依托中国机动车保有量,慧眼科技将对接后装厂商,有重点地在汽车存量市场中找到突破口。“但不会是所有车主都会为这样的产品买单。”姜安说,“不同的司机群体会以不同的态度看带双目ADAS,比如老司机就认为不需要买它,女司机可能就需要。”

  但对于前装,姜安认为这才是大势。相对于后装设备利用OBD接口和汽车本身有限的交互,前装双目ADAS则有望和整车完全联动,其感知能力将为汽车的智能化控制提供决策。

  另一个机会在于即将于2018年实施的汽车安全C-NCAP评分标准。据悉该标准将包含自动紧急制动、车道偏离报警以及车道保持辅助等智能功能的安全测定。姜安认为,双目ADAS逐步参与其中,依托核心优势,既有助于新C-NCAP的探讨研究,同时也让这项技术更早地进入汽车前装,让汽车的智能驾驶更进一步。“双目ADAS正在弯道超车!”他说。

  实际上,除了双目ADAS在技术上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对成本的控制,也是其普及的开始。

  几个月后,慧眼产品将亮相

泰伯网

  据姜安透露,大约7、8月份,慧眼科技的双目ADAS产品将正式亮相,具体售价未定,但不会逾越消费级产品人们所能接受的价格。

  从供职于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图像处理算法,到进入诺基亚和微软继续相关研究,再到2014年联合众多技术专家组建团队创办了慧眼科技,姜安认为从科研到市场化的过程非常重要,这也是为何他和团队决定集中炮火攻克双目ADAS的技术难题,使其应用成本降低,加快市场化服务的进程,让需要它的人,都能用的起来。这与不计成本投入经费、从科研角度推动技术发展,比如现在基于高精度激光雷达、惯性导航等多种传感设备研发自动驾驶汽车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前者要更接地气。

  采访临近结束,姜安拿起他的手机,打开了微信,给我们看发生在他朋友身上,用行车记录仪见证的一场车祸视频。视频中,这个有着超过20年驾龄的老司机,在北京亦庄一个红绿灯停止工作的十字路口穿越时,意外撞到从侧面驶过的另一辆车。姜安的这位朋友虽无大碍,但车辆却几乎报废。

  这件事引发姜安的深思:不仅仅是要做更好的产品,对于一家提供智驾服务的企业来说,更有责任让安全的驾驶辅助手段尽快普及。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做,对姜安来说,挑战其实也刚刚开始。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蔡晓兵:两万小时苦学GIS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