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速腾聚创:下一个大疆?

自动驾驶的普及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与此同时全球激光雷达的发货量也将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这个行业里的每个玩家都有机会取得成功。

  邱纯潮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个时尚型男,发型是类似于贝克汉姆的油头,衬衫西服,还操着一口潮州普通话,像是从TVB里走出来的商界精英。他是速腾聚创的COO。

泰伯网
二人放在一起,你能很明显区分出来哥哥和弟弟

  邱纯鑫是就不一样:平头,T恤,纯正的普通话,不笑的时候很严肃,笑起来又放得很开。如果是不认识的人,十有八九会把他当成某个科研院所的研究员。他邱纯潮的哥哥,也是速腾聚创的CEO。

泰伯网
配备了速腾激光雷达的京东无人送货车

  三年前,邱纯鑫还是哈工大的博士后,博士论文题目是《基于地形特征的移动机器人定位制图及可穿越性的研究》;往前几年,他是这里的研究生,硕士论文题目是《基于地形特征的移动机器人定位》。出于在机器人定位方面深厚的学术积累,14年8月,他创立了速腾聚创。

  邱纯鑫是哈工大教授朱晓蕊带的第一个博士,朱晓蕊此前是大疆首席科学家。现在她是速腾聚创的首席科学家。

泰伯网
哈工大教授朱晓蕊

  和大疆一样,速腾聚创也是从高校课题组孵化出的企业,并且得到了导师的倾力支持。两家企业都在深圳,背靠珠三角地区发达的仪器制造业。不同的是,汪滔做的无人机直接面向大众消费者,而邱纯鑫做的激光雷达则服务于自动驾驶厂商。

  十年前机器人环境感知方面的就业环境还不太好,邱纯鑫原本打算做研究然后留校任教。不过做了两年博士后之后,他还是觉得出来做点事才是证明自己的好方法。

  为了创业,邱纯鑫几乎把整个实验室都带了出来,CTO刘乐天正式是他的同门师弟。然后他去找邱纯潮:“你是想一辈子做普普通通的生意,还是想用科技推动世界进步?”邱纯潮就这样被拉来当上了COO。

  一开始速腾聚创并没有看到自动驾驶的风口。邱纯鑫只是直觉中认为环境感知这种新技术一定会火。团队花两个月时间做出了静态三维激光雷达的原型机和相应的点云处理软件后,就开始寻找这个产品使用的场景。当时面对的客户是需要做逆向工程的桥梁检测、矿山开采、家装建筑等等,速腾为这套设备增加了一个功能,扫描周围环境的同时给扫描结果匹配色彩等顶层信息,为客户省去了三维空间建模的麻烦。

  有趣的是,房产中介似乎更需要这个设备来提高看房效率。因此速腾利用这项技术做了一款全景相机,瞄准房产中介行业,正好赶上VR看房的东风,这款产品立刻就火了。

  虽然挣了一些快钱,不过给房产中介做相机毕竟不是速腾想要干的事儿,后来这个产品被拆分成了一个新的公司,以后还能和上市公司合作。

  2015年末,邱纯鑫看到了自动驾驶汽车行业爆发的前兆。在对团队和市场进行了双向评估后,他下定决心开始研发针对无人车的多线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内部包含了一系列高质量光学元器件(激光器、传感器等等),属于高精密机械,BOM(物料清单)成本极高,产品制作不容易。再加上前期投入巨大的研发,这让目前市面上的激光雷达产品价格突破天际。此前谷歌无人车的供货商Velodyne,其64线产品价格达到7.5万美元,堪比一辆特斯拉。

泰伯网
Velodyne激光雷达

  大疆面临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是一个无人涉足的市场,但速腾面临的激光雷达市场则是一个有着行业公认的老大Velodyne的市场。由于需求不多,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也是唯一的一家针对自动驾驶研发的激光雷达厂商。但是现在,无人车领域的爆发让这个市场出现了变局的可能——Velodyne产量太小,又要优先供货给百度等股东,现在他们的16线产品供货周期已经长达六个月,64线产品的出货时间不能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一家公司能够大规模量产适用无人车的激光雷达,就能马上占领市场。

  这确实是速腾的计划。去年10月28日,速腾公开展示和测试了它的第一款小型16线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RS-LiDAR。原计划是4个月就能实现量产,但事实上,量产的复杂程度超过了全公司的想象。按照邱纯潮的说法,这是一条没人走过的路,路上全都是坑。刚把一个问题解决了,下一个问题又来了。就这样,正式量产比原计划晚了两个月。

  今年4月20日,RS-LiDAR宣布量产。6月28日举办的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上,无人驾驶组19支赛队中就有4支使用了速腾的激光雷达及相关技术方案。但是邱纯鑫认为,在最新无人驾驶研究车辆上,这个比率还要更高一些。

泰伯网
配置了速腾RS-LiDAR的北京联合大学“京龙5号”无人车

  速腾有100条生产线,但只有20多条正式开展生产,这并非是迫于资金或人力的压力,而是初代产品尚处于迭代期,可能在客户的心中,新产品的可信赖度仍然要打个折扣。所以只要有客户提出不满意,不论是本身的质量问题还是“磕着碰着了”,速腾全都包换新。“我现在都不敢去统计会不会亏钱,亏了多少钱。”邱纯鑫说。这才是生产线不敢全线开工的原因。

  上个月RS-LiDAR的产量也只有近百台,在投放市场两个月后,随着产品可能出现的问题被一点一点解决干净,接下来速腾将进一步扩大产能。目前速腾将专注16线产品,在将这款产品做到极致前,暂不会考虑32线和64线激光雷达。对于现在需要后两种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研发者,速腾提供了多激光雷达耦合方案,把4个16线雷达的点云数据结合起来,达到Velodyne的64线的探测效果。这套方案总售价约20万元人民币,约为Velodyne的三分之一,只是每秒出点128万点比后者的220万点要少,成像不如后者清晰。

  从表面上看,除了Velodyne,首先实现多线激光雷达量产的速腾似乎已经在竞争中遥遥领先,但是激光雷达领域实在是一个刚刚开始不久的战场,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随时可能带来戏剧般的反超效果。

  在自动驾驶普及后,廉价、小巧、稳定的激光雷达传感器才是无人车厂商追求的商用化产品。针对这些特点,将笨重而昂贵的硬件集成于一两个芯片中的固态激光雷达被普遍认为是接下来发展方向。

  在2016年的CES大会上,美国激光雷达公司Quanergy发布了号称是全球第一款固态激光雷达传感器S3,单个传感器成本仅需200美元,和现在的旋转式雷达比起来简直便宜得不值一提,只不过想要实现量产还需等上2年。

  Velodyne也不甘落后,2016年末宣布,他们已经在固态激光雷达的设计上取得突破,未来在大规模生产应用之后,可以将成本降低至50美元一台。

  速腾也在布局,为此去年收购了硅谷一个做固态激光雷达的团队。不过邱纯潮表示,目前尚无进一步信息可以透露。

  邱纯鑫说,导师朱晓蕊手上的两条研究线,一个做了大疆,做无人机的飞控,一个发展成速腾,做无人车的雷达。现在,大疆已经成为了一家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而速腾还在继续前进的路上。

  大疆能够在无人机市场占据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根源是其在无人机领域的先发优势,以及硬件和软件上的全方位碾压。而速腾的优势并没有这么明显。虽然速腾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或许还将进一步扩大,但Velodyne从2007年就已经将激光雷达应用到了无人车上,十余年的经验积累不可小觑。

  速腾的优势在于软件系统。与Velodyne只发布硬件不同,速腾还提供配套点云算法,以后还将为下游厂家提供特定软硬件解决方案。

  与大疆相比,速腾所面向的市场无疑更广阔。自动驾驶的普及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与此同时全球激光雷达的发货量也将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这个行业里的每一个玩家都有机会取得成功。

  速腾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大疆呢?如果价格只有几百美元的固态雷达能稳定投入市场,无法跟上研发脚步的激光雷达企业或许会面临一场洗牌危机。但要成为下一个大疆,仅仅跟上并不够,要领跑才行。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SpaceX首次发射重复使用龙飞船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