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新民周刊:中国导航电子地图商"赤壁之战"临近

  有统计表明,泄密的地图准确度每提高1个数量级,进攻方的战争成本就降低7倍。现在外国图商对于涉密的中国地理信息数据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强大,这背后所带出的国家安全隐患让人担忧。

  上海车展的观者如潮,令汽车及其跟随产业回味至今。当然也有例外,对于很多中国导航地图厂商来说,前景并没有露出令人欣喜的曙光。和许多新兴产业一样,导航电子地图产业也脱离不了官司战、口水战的怪圈。IT界着名的病毒混战、流氓软件的唇枪舌剑以及门户网站的明争暗斗,再次在导航电子地图业内热闹上演。

  凯立德与四维图新、瑞图万方的诉讼大战一波三折,包括凯立德在内的许多地图厂商都还在水面下奋力上游,力图尽早摆脱未来两年中被整合并购的悲惨命运。与此同时,外国地图公司悄然杀入,发挥出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和影响,使得本土图商的发展空间遭受巨大挤压,举步维艰。

  内斗,外压,本土导航电子图商的痛,何时能止?

  诉讼混战

  近几年,中国GPS市场增长迅速,GPS设备产量从2005年的267万部高速增长至2008年的2303万部,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05.1%。与此相适应,中国GPS地图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然而,导航电子地图产业的圈子却并不大。国外虽然有几百家企业从事电子地图的测绘和生产,但能够为高端客户( 即为汽车厂商、手机厂家、互联网)提供服务的地图供应商,在欧美市场只有2家(Navteq和TeleAtlas),在日本市场也只有2家(ZENRIN和IPC)。导航电子地图全球95%的市场份额都被这4家厂商垄断。

  业内人士表示,电子地图行业是典型的三密集行业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力密集。一家企业独立开发覆盖全国范围的导航电子地图,需投资数亿元人民币、动用上千人的地图制作队伍、花费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另外,由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加速,城乡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导致导航电子地图保鲜期很短,需要地图企业不断投入巨资、人力、时间对地图进行更新。每年的维护费和更新费至少需要1亿到1.5亿人民币。更为严酷的是,一家地图企业差不多需要20年才能盈利。

  对于国内现存的六七家导航电子地图企业而言,行业洗牌在所难免。按照业内人士的分析,中国能生存到最后的地图企业应该只有2到3家。为了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图商们大打出手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树大招风的凯立德就在最近两三年间遭遇了多场官司。

  2007年4月,瑞图万方在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起诉凯立德2006年10月版地图涉嫌抄袭瑞图2006年4月版地图;3个月后,四维图新又将凯立德送上了被告席,理由同样是导航电子地图涉嫌侵权。

  两家公司先后起诉,到底是谁侵权了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子地图研发人员向记者揭开了谜底,其实每一家都在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逆向工程,就是对软件进行解密。全国那么多城市,不可能每个点都实地采集,有时会直接将别人的数据抽出来添加在自己产品中。为了检测是不是被别人盗用,技术人员会故意弄错信息点,这样就很容易查到。

  两起官司均以凯立德败诉告一段落。但导航电子地图的混战还未结束。虽然打赢了中国导航电子地图第一案,瑞图以及四维图新都高兴不起来。国内风起云涌的山寨文化同样波及到新兴的导航电子产业。大量的山寨导航仪基本上用的都是盗版地图。只要图商们更新了,很快就会有破解版的地图在市场上出现。一部导航仪装5个地图成了商家叫卖时最具诱惑力的口号。迅速下滑的价格也使得成本压力直接传导至地图厂商,让花费巨资开发出地图的导航电子图商苦不堪言。

  外商压境

  中国汽车产业、消费电子产业以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国内的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在本土企业奋力掘金的同时,世界四大地图巨头也以敏锐的嗅觉进入中国市场。在导航电子地图涉及的国内细分市场之中,前装车载导航市场由于进入门槛相对较高,且客户对价格相对不敏感,因此产品利润率最高。PND(便携式导航仪)导航市场则成为山寨机大量充斥的市场,品牌杂乱,价格大战此起彼伏;手机和互联网领域虽然用户众多,但还处于免费午餐阶段,没有有效的盈利模式。因此,车载导航市场成为四大地图巨头的必争之地。

  由于地图测绘涉及国家安全,国家测绘局只给数家导航电子地图企业颁发了测绘许可证。如同世界汽车巨头与中国车厂成立合资公司开拓市场一样,四大地图巨头也不得不选择和本土品牌合作,曲线进入中国市场淘金。合资公司负责销售、技术支持和转换,不涉及测绘业务。

  地图巨头凭借和众多汽车厂商多年合作的稳定关系,在与中国图商的谈判中占尽先机。Navteq和TeleAt las等企业多年来形成的自有地图格式已经广泛被国际客户所习惯和接受,这种接受就形成了巨大的进入门槛和议价能力。

  中方合作伙伴虽然不得不支付高额的许可费用和收入分成,但这份诱人的订单足以让它们取得对其他本土地图品牌的竞争优势。无处可逃的本土图商们只得选择这种饮鸩止渴的生存方式。于是,地图巨头们在国际GDF和KIWI地图标准基础上开发的自有地图格式事实上已经成了压制中国本土地图品牌赚取巨额利润的法宝利器。

  眼下,四维图新和全球最大的地图服务商Navteq结盟,瑞图万方和欧洲地图厂商TeleAtlas结成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易图通和灵图分别找到了日本的ZENRIN和IPC。据不完全统计,4家外国图商每年在中国席卷走的技术许可费和收入分成已经接近3亿元,这个金额已逼近中国导航地图销售收入最高的本土图商高德软件的全年销售额。在所有源源不断流向国外的中国地图收入中,与四维图新合资的全球第一地图巨头Navteq收益所占份额最大。

  作为唯一一家可以和外国图商相抗衡的本土企业,高德软件从外国图商手里抢下其原有的国际客户,例如诺基亚、谷歌地图。同时,高德也杀入了利润最为丰厚的汽车前装车载导航市场。根据相关监测,在2008年11月前装车载导航地图市场中,高德在30万元以上车型中市场占有率达到59.3%,在80万以上车型中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64.6%,宝马、奥迪、奔驰、凯迪拉克等高端品牌均采用的是高德的地图产品。在中端车型中,前装市场也基本被高德和四维图新把持。

  业内人士对此忧心忡忡。随着国外地图厂商的自有地图格式在中国越来越普及而成为事实标准,巨头们在中国敛财的能力也将越来越强。一旦中国地图格式标准被外国图商的现有自主企业标准所替代,那么中国政府当初所设定的地图许可证制度的初衷将被国际巨头们基本打破,外国图商在中国地图产业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强,中国自主品牌将更加不堪一击。

  一位负责地图事务的官员的话更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现在,我们的地图一更新,地图巨头就依靠转换技术拿到了最新的资料。可以说,脏活儿、累活儿全是中国人干掉了,他们却在最后轻轻松松地摘果子吃。地图中的加油站、医院、公共场所等信息,一打起仗来全都变得有军事意义,而现代战争主要就是摧毁城市里的公共设施。有统计表明,泄密的地图准确度每提高1个数量级,进攻方的战争成本就降低7倍。现在外国图商对于涉密的中国地理信息数据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强大,这背后所带出的国家安全隐患让人担忧。

  政府显然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如何保护国家安全和支持自主品牌的议题被一再提及。相信在国家的政策扶植下,本土图商在新兴服务方面依然有成长空间。目前,日本、欧美等国家都已经能够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在中国,动态导航服务还处在实验阶段。

  中国导航地图领域还没经历春秋,就已进入了战国。中华战国群雄间的恩怨纠葛与海外列强盘根错节的合纵连横,构成了一幅极为错综复杂的产业图画。业内普遍认为,除了四维图新和高德,中国最多还会有一家地图厂商存活下来。谁能抢占最后一个名额使得战国群雄正式转成三国演义?确立三国鼎立之势的赤壁之战似乎已渐渐临近。但是,不论地图厂商之间的战争如何进行,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都应该首先得到保护,这是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美国GPS失效论绝对是真实的谎言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