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徐赫: 互联网公司与传统智能交通企业的竞争与合作

  2017年 6月13日,由泰伯网主办、主题为空间大数据的崛起的WGDC2017,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大会由空间信息产业创新创业服务平...

  2017年 6月13日,由泰伯网主办、主题为“空间大数据的崛起”的WGDC2017,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大会由空间信息产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泰伯主办,秉承不断引领和促进空间信息技术创新与变革的宗旨,WGDC已走过六个年头,如今成为全球最具前瞻性的跨界创新风向标。

  13日,由百度地图、赛文交通网共同协办的空间大数据+智能交通峰会开幕。峰会上,赛文交通创始人、CEO徐赫发表了以“互联网公司与传统智能交通企业的竞争与合作”为题的精彩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未经本人核实):

  徐赫:今天最后一个发言了,我讲的内容跟前边几位稍微有点不一样,我是从市场的季度解析一下互联网和传统企业的合作。为什么讲这个题目呢?应该说,至少最近三年互联网企业在项目型的智能交通市场里面非常的活跃,跟交通运输的包括公安交警的合作比较密切。同样大概在三四年,传统的智能交通企业也在往互联网方向不断的尝试。这两者之间就产生了很多交集。

  首先先回忆一下,去年的智能交通市场的生存状况,去年的总共市场一共是414多亿,414亿包含公安交警和交通运输两个方向,如果细分的话,包括交通信号控制,电子警察卡口,交通指挥类的平台,包括交通采与诱导,包括GPS与监测系统,交通运输包括11个行业。整个市场的增加率是30%多,过去几年一直是保持在20%以上,单从一个简单的指标来看应该说这个行业还是非常景气的。如果大家关注项目型市场的话,应该经常会看到,经常会出现一些大几千万或者上亿的项目发生,整个从表面上来看这个市场还是很喜人的,包括也吸引了很多资本进入这个领域,也很活跃资本并购。

  去年的几个简单的再细分一下,去年的整个市场千万项目,数量是非常的多,加起来一共有800项左右,包括市场规模,千万项目市场规模合计接近于200亿,整个项目数量和规模同比增长都接近于50%,应该说这个增长率还是非常吓人的。第二个去年PPP的项目非常多,我们有一个统计去年一共城市一共有24个PPP的项目,合计市场规模大概24亿左右,我说的24亿是单纯算智能交通的,实际上现在很多PPP项目,一个项目里头除了智能交通之外,还包括医疗,旅游。2016年6月截止,进入财政部的国家PPP项目一共有不到1万1千项,正在处于执行阶段的,正处于建设阶段的是900多项,90%还不到。未来几年,我们说通过PPP的方式,市场的投资应该是爆发期还没有到来。

  第三个整体来说,垫资的项目非常多,我们也有一个数据统计,差不多占到10%,如果算上很多项目三年期,五年期的回款期都不算垫资,企业的压力非常大。我们看出一个指标,叫现金流的净值有很多的企业去年都是负的,基本上有一个简单的概念,可能你做的营收规模越大,你可能净的现金流的值会越大,大概会有这样一个印象,整体表面上很风光,但是实际上企业的生存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过去几年,这个延续的时间比较长一些,整体创新还是比较乏力的,从技术上整体来说还是比较乏力的,这是这几年渐渐的行业有这个共识,无论是大型的集成商,十亿二十亿的企业可能资金链压力比较大,悲观情绪,它生存的很困难,包括一些民营企业,现在PPP当道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在大项目市场竞争当中非常明显的。对于中小型产品来说,我来做产品差异性,实际上整体创新还是比较乏力的。所以这些中小的民营企业生存也比较艰难。归根结底我们的行业还是很景气的,有很多外来的市场进入者拿到大项目,但是实际上企业真正的生存情况不是太乐观的。

  我们回到今天的话题互联网+的,互联网的+的分支很多,互联网+停车,互联网+公交,+物流,包括刚才百度讲到+规划,包括一些政务的APP,实际上都是互联网+交通的方式,包括互联网+信号,我后面还会讲。这里举了三个例子,易华录,银江股份,千方集团。互联网企业尝试试互联网+方向也有,最近几年力度更大,成立一些互联网的部门,总体来说,可以叫基因不同,显有成功案例,企业的经营显有成功的案例。这里边有几个主要的因素,第一个无论是上市企业还是2G的业务模式的企业,实际上对企业业绩的考核还是比较严的。如果你半年不挣钱,你一年不挣钱,估计这个部门的负责人基本上就下台了。

  所以说,这个生存的压力,让传统企业做持续性资金投入的项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我觉得是一个矛盾。第二个薪资或者内部管理体制上还有冲突。比如说做互联网的部门人才一般是IT,他的薪资比较高。同样来说你这个部门还不挣钱,另外一个做工程,正在给公司挣现金流的业务部门,他的薪资一般来说可能低于IT人,在内部有一个内部管理上或者薪资体系上的矛盾。除此之外可能还有,你比如说我们说传统企业,一般的营收的渠道,或者叫获利的渠道还是比较单一的,他主要还是2G的市场,就是靠政府的项目来有些收入,就不如互联网公司变现的渠道那么多。这是传统企业。

  互联网企业,我们原来老说BAT,其实在互联网+应该加上一个D,BATD,这几家现在的进展介绍一下,百度,我认为是这几家当中起的大早,实际上主要重点公关在交通运输部方面,这是我的理解,他做了政企合作的示范。我最近了解到包括今天也有讲,现在也在向公安、交警包括路况为切入点做公安的合作和应用,这是百度的情况。

  阿里来说,我们说阿里系其实应该有三支在做互联网+的工作,一个阿里云,现在我了解到阿里云,目前仍然在做杭州的城市大脑的项目,去年大概云栖大会结束以后,炒作的比较狠,城市大脑最远距离,最近距离,他们仍然在做一些工作,可能在今年云栖大会上也会发布一些最新进展的应用。

  另外两个就是高德地图和图盟,高德地图在公安交警城市交通方面做的业务比较扎实的,我认为阿里系或者高德地图他的特点,它把合作的面铺的比较宽,合作的科研院所,厂商也比较多,这是阿里。

  百度一直在做人与人的连接,是做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转变成移动段的键对键的方式,其实现在很多政务平台都是通过微信做的,这是他们的主要方向。

  真正做路况的相对声音少一些,滴滴应该从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的时候,成立智慧交通的团队,现在几个主攻的方向,交通信号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包括在济南经十路,媒体报告比较多,除此之外做酒驾的热力图,包括诱导屏,包括也在提滴滴大脑,今天我看到百度也在提交通大脑,百度这个名字只是叫出来没有一个单独的命名,阿里就是城市大脑,滴滴叫滴滴大脑,现在百度其实提出来以后,我觉得是一个意思,大家都在做城市级的交通管控。包括后期可能会涉及生活当中的城市智慧型的大脑。

  整体来说,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合作会比较多。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全面进入传统业务领域当中,对传统企业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我也在思考,现在互联网企业,在做的你比如说诱导屏,这些应用,原来传统企业为什么没有做?他们不能做吗?我觉得其实从技术来说传统企业也能做。为什么现在最后叫的响的,或者大家都知道吸引人眼球的都是互联网企业在做。我认为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个互联网企业特别有地图的, 我们说百度地图,包括滴滴也有流量,流量整合型,数据整合型包括高德地图有一个关于城市的全局性的数据,简单来说就是这个城市里的所有道路的流量都有,叫全局性的数据。理论上来说固定点,公安交警里面也有全局性的,可能维修各方面的原因,可能他的效果就达不到这种全局性的要求。全样本数据才能做很多事情,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互联网企业有实时动态的数据,滴滴在深圳做的酒驾的热力图,就是在哪个地方叫酒驾比较多的,把这个热点告诉交警,上那个地方去查酒驾的人比较多,他实际上也是一个实时动态,也是他的优势。

  第三个评价体系,无论信号的还是宏观一点的,城市的流量的调配,一个适时的评价体系还是非常重要的。你比如说信号,一会儿还要谈到,有不断的来优化,这实际上都是需要实施的,包括评价。很快的这个方案我要评价一下,我再修改一下,很重要的。

  第四个我认为互联网企业有直接C端的服务,其实我们做了这么多信号控制,路况信息,除了管理之外,给政府部门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直接服务于出行的老百姓,这是C端很重要的,直接服务于大众,改变很多出行行为。

  最后一个,其实上面也提到了资源的投入是不一样的。互联网企业其实可以做了诱导,做了酒驾热力图等等,其实可以不考虑盈利。包括目前大家也确实没有什么盈利点,但是传统企业是不能这样子的。前面也解释了,这几点解释。

  竞争与合作,其实这里重点说两个,第一个这种竞争,应该是政府、互联网企业和企业之间三者之间的竞争。为什么把政府加进来呢?我们可以看无论是做互联网+ 公交,还是做互联网+停车,或者是互联网+售票,其实我们看政府也在去投资,去建很多政府项目型市场的一些项目。也投很多的资金,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也在去做,对诉求的苛求,我们再举一个很具体的例子,比如现在做停车做的比较多的,ETCP,可能他的一个做法我可能给各个车免费上出入口的设备,换取你的数据。同样我们又看到,其实这两年,特别是今年,去年下半年,应该是政府项目,建城市级的停车管理平台,各地都在做这件事情,实际上他的目的也是做数据的采集,有一个城市级的交委中心还是哪儿有一个平台,对数据有争夺。

  另外一个比如说公交,公交的话,如果大家关注这个市场的话,应该去年年初或者前年年底的时候,有一家很有名的互联网+公交企业,不说名字了,创始人,创始团队产生了官司。通过黑客的技术,去偷盗另外一家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交公司的车辆的位置的信息。实际上他的核心也是对于数据的缺失没有采集,没有办法。我通过技术去换服务,我跟公交公司去谈,实际上都是点,而且很少。

  另外一家公司为什么去偷呢,另外一家公司怎么做的?我花钱免费给你公交车给你上GPS,我要获得你的位置信息。实际上也都在花大量的资源去做信息采集。所以政府和互联网公司,实际上也对数据有一个争夺。

  刚才在底下跟有一个朋友正好聊到这件事情,那个朋友说,政府一定要自己建一套,如果真的全靠购买服务,真的把互联网+公交真的推向市场的话,可能这个市场的价格和服务的价格就不受控,可能政府没有控制力。我还没有想好,我觉得可能是一种观点,我不知道政府会不会这么想?至少是一种观点,这是政府和互联网之间的数据的竞争。

  互联网和传统行业企业,我们以交通信号,现在还是炒的比较热的,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的交通信号为例,其实滴滴,百度,包括阿里系其实都在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做路口的信号,把它作为一个切入点。现在大家都在怎么做呢?实际上我用互联网的数据一定加上固定点采集的数据做优化配时,把这个信息交给信号机的厂商,由他的厂商通过他的中心写到信号机里面,这个过程比较烦琐,信号厂商没有对互联网公司开放数据或者接口,只是我要做好,我再给你,由你来操作,还是比较繁琐的。

  可能互联网公司来说,你给我开放接口,让我更好的利用我的技术优势服务城市交通,行不行呢?可能信号机厂商说你把你的互联网信息给我到,我利用我的技术也能达到这种目的。这两者之间还是多少有一些竞争或者叫观望,是有这样的现状。

  我们最近做了一个统计,我们对国内的省会城市,31个省会,包括直辖市,包括有一些中心城市加起来大概不到40个城市,主城区的信号系统做了一个调查,大概有接近3万个路口,一共有19家信号机的厂商,我们说竞争竞争,其实真正竞争是存在于互联网公司和做信号的巨头之间,其实目前说竞争,已经有点过了,更多的是观望,我不给你开放接口。真正说有竞争,也许只有老大老二和互联网公司之间的观望,真正我了解到的,老三老四老五已经主动的找互联网公司,我们合作。我们又算了另外一个数据,我们说全国的数据,2010年到2016年全国建设信号机的路口一共有不到11万个,其实如果互联网公司真正,10万个信号机,如果是每台两万块钱的话其实一共多少钱?差不多20个亿。我们说真正互联网公司如果要是把这个市场想拿下的话,20亿,7年时间去分布,其实我可以购买服务,我就换来我的,我跟某一家绑定,我用你的机器换掉,最终以我的配适方案来去赢取用户的认可。你装信号机最后还是要看效果的,有没有可能,这个猜想和假设是非常大胆的,可能真正要落实也不太现实。但是我们说,如果要是实现的话这是一个颠覆了,我觉得互联网公司不会做那么多硬件上的东西。这是信号这块。

  其实还有一种说法,现在很多正式的大部分城市的信号路口,其实这种信号优化配置做的都会非常少,基本上机器装完以后当时优化以后,随着流量变化也没有后续的服务。现在互联网企业号称互联网+信号上来以后,肯定会把这个路口的通行效率提高。实际上这个效果是真正由于你互联网的技术接触吗?可能没有你互联网技术,用两个传统行业的也能解决。

  这里有一个说法,原来一桌菜有白菜,有青菜,可能现在互联网企业来了一个咸菜,OK,这盘菜还挺好吃的,但是实际上没有你这个咸菜也可以吃。其实互联网企业可能在与传统企业合作当中,说牛皮吹的有点大,不要太高调,好像有点过。从去年阿里,大脑的言论来看,其实当你技术还没有成熟的时候,你就拔的很高,你好像觉得传统行业都是无所作为的,实际上引起的争议和抗拒还是挺大的,因为我们当时做了很多调研,请了很多传统行业的人来做,这是给企业的一些建议。

  对于未来简单说一下,交通管理者来说,它有两个目的,一个缓解交通拥堵,第二就是服务大众。所以说只要你能改善路口的通行效率我都是欢迎的,况且现在互联网公司做这些工作都是免费的。对互联网公司有几个目的,提升地图的商业价值,这可能是比较重要的一项,目前来说。第二项改进与政府形象,第三个信息服务提供商,再往远看就是是不是要做城市大脑,如果再往上的话就是城市生活的大脑。的对于传统行业来说,其实传统行业现在拥抱互联网企业,我觉得可能是一种被动的心情了,实际上他不得不去拥抱,因为用户已经开始督促他,你要不拥抱,不跟他合作,我要把你换掉,第一要拥抱,第二要真正介入互联网+交通领域,可能有些资本去布局,实际上刚才前边列的三家企业,也都是有这样的几个。

  最后再说一个,刚才体的城市交通大脑的缔造者,包括后面有一个MAAS,谁有可能成为未来城市大脑,这是一个猜想,目前来说比较早,虽然三家已经提了,我觉得三类的角色可以做这项工作,或者说在这条路上,未来三家会有竞争关系。第一个传统的集成商,城市交通管理或者城市交通的集成商,包括前面举例的易华录等等,因为他们在做城市的交通管理平台,因为你要做城市大脑一定要控制,最终还是要通过控制来实现,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互联网企业,刚才三家已经在提了,我不再多说了,他们也有这个潜力。

  第三个产品类的企业,这里边列了两个,海康,大华,为什么有这个优势呢,他现在的产品形态叫基于路口的产品一体化,整个的路口所有的产品,无论是采集的,还是电子的全是我自己家的产品,这样的话各产品之间的互动很好。实际上现在真实情况,实际上入口和城市各家产品之间的互相通讯还是没有打通的,实际上为大脑控制,本身数据都没有打通,你更别说联动控制,这是城市大脑的走向。

  MAAS是出行即服务,现在提的也多了,什么叫MAAS呢?我从北京到上海,我从家门口到上海的酒店,可能想在一个APP上,比如从家开始打车到南站,在中间去趟南京,我可能先坐飞机再高高铁,我一票制,可能在一个网站上就解决了,所有的出行方式都在一站式的解决,谁可能成为MAAS呢?我这里也列了一些,但是比较明确的是滴滴做这件事情潜力比较大,滴滴的软件界面上已经有很多MAAS的元素了,包括拼车,包括自行车,其实可以联动一些和高铁等等,很多也是资源整合。这是关于未来的一个猜想。

  剩下的在座的这些有没有关注互联网+信号的工作的?我们今年成立一个信控中国俱乐部,最近正在关注互联网+信号,我们跟刚才说的BATD其中有一些公司已经深入的做交流,我们希望有愿意这方面做交流的,我们可以私底下建立联系,谢谢大家。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